对于“凑热闹、随大流、瞎操心”的事情,我干过很多,最终没有任何积累,却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了。
我曾经凑热闹去学习视频编辑,学习网络搜索的关键词,学习动画制作,反正什么流行我都会找来书籍或者可见来看一看,最终却什么结果都没有。
视频编辑就做了一两个小片,一个是给孩子做的,一个是给战友做的,真正的公开发表做成一定影响力的作品一个也没有。
网络搜索和关键词的推广学习,也是当时有点小需求。当时摸索着学习了一点小皮毛,可是也没有做出什么成果,甚至连系统的文字梳理总结都没有。
至于网页和动画制作,也是听别人说这个东西不错,有很多用处,就找来相关的教材看看,就是那种从入门到精通的书籍,最后既没有入门,更没有精通,完整的半途而废教材。
如果一定要说我的注意力投入有什么价值产出的话,也就是记录了一些读书笔记和日记,再有就是这些年公开写作在公众号和简书上的一些文字。
最系统的还是在得到app上面的笔记有五十多万字,也只是从2016年开始断断续续记录下来的。
咱也看到过一些趋势和潮流,比如当初微信公众号刚上线的时候,我也每天冥思苦想都拼西凑的每天日更。
但是因为在写作特别是在公开写作这个方面没有什么积累,写出来的东西对别人实在是没有什么价值,到目前为止可怜的公众号《思想夜宴》还不到300人的关注者。
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不行,从选题到行文,跟那些高手比起来确实差的太多,我又不喜欢去炒热点。
那就只有一点点积累,把自己日常的思考和做事的心得记录下来。还真的有朋友喜欢我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思考和做法,特意加我的微信交流。
那个时候我知道,我的方向是对的,我的注意力应该投入到这个方向。
每天阅读专栏,然后把自己的认识想法梳理梳理,记录下来。就这样日积月累,有了五千多条笔记,为下一次的潮流和机会做好准备,有点积累。
通过写作,我也逐步摆脱了凑热闹、随大流和瞎操心的习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独处,用来思考,用来关注自己的成长。
时间长了,对于很多事情的思考深度,认识程度也都多少有了一些进步,再次遇到复杂局面的时候,也就轻松从容了很多。
每天早晨起床之后,就是锻炼身体,然后送孩子和爱人上学上班,路上把一天要听的内容听一听。
然后开始忙工作,午休的时候会把没有看完的课程继续落实一下。
晚上去接孩子的时候,我会早一点出发,在等他放学的时候,把一天的想法梳理出来形成文字。
这样看来,我的注意力除了投入到工作上之外,用在个人成长方面的确实非常有限,不到两个小时。
就这也还是在认真学习专栏之后,想清楚了很多事情的前提下,才做到了这个地步。
在此之前的很多日子里,连两个小时都达不到。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以后有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自己的思考和成长方面去,这是自己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