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感受,源自需要

作者: 景瑞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16-07-15 22:34 被阅读37次

    此前,我们谈到了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观察。同时,也区分了观察和评论的区别,我们应尽量避免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学会使用动态的语言而避免绝对化的结论,应该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其实,在爱的语言中,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就需要认真体会和表达心中的感受了,而“感受”正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

    全文约2500字,文字阅读约需5分钟。

    1.被忽略的感受

    中华文化圈中,儒家文化无疑占据主导地位,孔子倡导“克己复礼”,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伦理规范就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要求我们能够做到“推己及人”。

    作为一个仁德之人,自己想安身立命首先得使别人也能安身立命,自己做到通达事理则首先要使别人也能通达事理。这里想要强调的重点可能在于“群己次序”,在于“先人后己”,在于“关心他人”胜于“表达自己”。

    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通常都想要努力“关心他人”,却往往忽略了正确“表达自己”。然而,非暴力沟通正是想要帮助每个人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同时,非暴力沟通认为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爱自己,进而才能爱他人,前者应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

    要想正确表达自己,需要认真倾听内心的感受,但由于社会环境、文化基因、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渐渐被鼓励服从各种权威的“正确主张”而非倾听内心的“真实感受”,以致于我们慢慢地习惯于考虑“他人(包括父母、老师、上司、领导等各种权威)期待我怎么做?”而非“我自己想要做什么?”

    卢森堡博士将上述现象比喻为“被压抑的心灵”,而导致如此结果的直接原因可能在于“被忽略的感受”。这里说感受被忽略,不是指人们不重视感受,而指一部分人可能没有真正理解感受的涵义与根源。

    2.感受的涵义

    一般来说,在汉语中感受有两个意思,一是作名词解,指“体会、感想”,如深切感受;二是作动词解,指“受到、感染”,如感受美好。可见,两者都是以感觉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活动,非暴力沟通正是鼓励我们直接表达内心感受。别看说起来so easy,真正操作起来却很容易将感受与想法、评论、观点等混为一谈,例如:

    场景一

    我说:“我感觉最近公众号运营得不太好。”

    你说:“万事开头难,贵在坚持!”

    显然,我是在对自己的公众号运营现状作出评价,而非表达感受,即便我用了“感觉”一词,我也没有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样的,在我说“我觉得自己很无能”时,亦非表达感受,而是在陈述一个想法,把“感觉”和“觉得”换成“认为”也许更为恰当。

    在非暴力沟通中,强调区分感受和想法,而且描述感受的词语越具体贴切越好。因此,场景一中,如想要表达感受,其正确打开方式应为:“公号最近掉粉了,我有点失落。”

    如此看来,清楚地表达感受不仅需要理解感受的变化性与独特性,还需要丰富的词汇作支撑,因为如果我们单单说“我感觉很好或很差”,听者就很难明白我们具体想要表达的意思。为了更好地沟通情感,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

    值得庆幸的是,卢森堡博士已为我们编制好了相应的词汇表,内容如下:

    1)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兴奋,喜悦,欣喜,甜蜜,精力充沛,兴高采烈,感激,感动,乐观,自信,振作,振奋,开心,高兴,快乐,愉快,幸福,陶醉,满足,欣慰,心旷神怡,喜出望外,平静,自在,舒适,放松,踏实,安全,温暖,放心,无忧无虑……

    2)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害怕,担心,焦虑,忧虑,着急,紧张,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忧伤,沮丧,灰心,气馁,泄气,绝望,伤感,凄凉,悲伤,恼怒,愤怒,烦恼,苦恼,生气,厌烦,不满,不快,不耐烦,不高兴,震惊,失望,困惑,茫然,寂寞,孤独,郁闷,难过,悲观,沉重,麻木,精疲力尽,萎靡不振,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尴尬,惭愧,妒忌,遗憾,不舒服……

    3.感受的根源

    我们平时大概都会有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的感受,那么这些内心感受源自何处呢?通常情况下,你可能有过如下体验:

    场景二

    小时候,爸爸妈妈曾满是忧伤地对你说:“孩子啊,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呀,你看人家那小谁学习成绩多好,再看看你的(其实每门也都在60分以上),简直让我们失望至极!你知道,因为你成绩不好,爸妈有多伤心吗?”

    显而易见,上述场景中的父母认为:他们之所以会感觉到失望是因为孩子“不争气”!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人们往往喜欢把内心感受的根源归咎于他人的言行,认为“我感觉(很好或很糟)……是因为你……”

    之所以会有这样“简单粗暴”的想法,可能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他人的言行在先,而我们的感受在后,所以二者便理所当然地构成因果关系。

    其实不然,这种想法大致属于后此谬误,即如果我们仅仅因为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犯下了后此谬误。比如,此时此刻,我突然觉得饥渴难耐,然后凑巧去了趟洗手间。你可千万不能说,因为我渴了,所以我要去洗手间呐(恶心他妈夸恶心啊)!

    那么,感受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我想,我们应该回归自我、反求诸己。非暴力沟通认为,感受的根源其实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一言以蔽之,你的感受,源自需要。当你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你的感受相对来说就是消极的;而当你的需要已得到满足时,你的感受则相对积极。

    当我们气急败坏地批评、指责他人时,无论是否错在对方,我们都不太愿意去表达自己未被满足的个人需要,而是把产生消极感受的原因归咎于对方,通过利用他人的内疚、羞愧、自责等负面情绪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比如,场景二中的父母,在对孩子进行一番批评教育之后,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来迎合父母(如立志成为一名学霸),但他是否真心热爱学习就另当别论了,可能其行为动机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想要学习。

    当然,孩子听到批评后也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干脆破罐子破摔,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躺下。这两种可能想必都不是父母所期待的吧!

    非暴力沟通认为,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So,我们的需要有哪些?如何有效表达需要?

    嘿嘿,篇幅有限,且待下回分解。

    出品 | 寻觅经典(微信ID: findingclassic)

    作者 | 童真(微信ID: xiaohai-77473609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感受,源自需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by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