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ass:Making users awesome

作者: 婷哥 | 来源:发表于2017-09-22 22:10 被阅读43次

    作者:Kathy Sierra

    O'Reilly初版的head first系列,主要是给PM看的,但其实除了作为PM教材也可以作为个人养成的教材。如果说《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是方法论,那《Badass》就是思想前提。

    《badass》的整本书都在解决开篇提的一个问题:如何设计一款成功的产品?整本书的结构如图所示:

    框架

    本书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设计一款成功的产品?

    拆分一下题目,什么样的产品是成功的产品?

    我们说一款产品成功就是这款产品大卖了,用户不选择其他产品就是选择你们家的那么你的产品就是成功的。

    那什么会影响产品大卖呢?

    由于本书主要讲产品设计,所以我们这里做个假设:你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使用了相同的推广渠道和成本,你们之间的市场运气也一样,这种情况下,如何让产品大卖?

    是质量越好越成功吗?质量会影响是否成功,但成功和质量之间似乎并没有绝对关系,相反,有些成功的产品有着明显的质量缺陷但对用户来说缺陷反而成了特色。

    我们对比所有的成功产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用户口口相传。

    注意,这里的口口相传,是指用户自发的,用户不是因为任何营销活动而产生的推广活动。

    那么如何才能让用户口口相传呢?我们发现,用户口口相传的,不是你的产品,而是他们自己。比如美颜软件,用户会晒昨天拍的非常漂亮的自己,而不是晒APP的功能操作技巧。

    即是说,要设计一款成功的产品,不是成就卓越的产品,而是成就卓越的用户。

    那么要成就用户怎样的卓越呢?

    寻找你的产品的更大的领域,让用户成为成功的领域专家而不是工具专家。

    比如:要设计一款成功的单反,不是告诉你的用户你的单反功每一个部位、每一个配件、每一个功能,而是能帮助用户拍出好照片。相机的更高领域是摄影,再高的领域是艺术。用户总是更倾向去表达我是个摄影师、艺术家而不是我是个单反相机专家。

    那么又有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用户都想要成为卓越的专家的。“我只是想拍个照而已!”但是,一旦你掌握了如何拍照,谁知道那时候你会不会想要再掌握如何拍出好照片?

    毕竟变得更好是人类的天性,但为什么那么人都只是停在原地没有成为专家呢?

    因为很多人在变得更好的路上遇到了障碍就停下了脚步,或者因为没有持续的激励和清晰的进阶计划而停滞不前。所以产品设计首先要从扫除障碍和持续鼓励两个方面帮助用户保持这种想要变得更好的渴望。

    只有保持进步的动机,才产生行动,有了行动才会继续和产品互动,互动才能增加投入,投入越多离开门槛越高行动越频繁直到形成习惯,此时你的产品就顺利占领用户心智成为成功的产品。

    先来说说如何扫清障碍。对新手来说,使用产品最容易放弃的阶段是就是摸索产品的阶段,我们称这段时间为认知困难期。对用户来说,所有东西都是新的,通常情况下,困难期的时候用户很难有成就感。在这期间产品设计的要点,就是要给用户自信,比如使用其他人的例子来鼓励他:没关系,大家第一天都是这样狼狈的,后面慢慢就会好了。其次,产品应该分阶段,让新手只感受到最简单的东西,降低新手的使用难度,帮助新手尽快度过难关。

    这里有个让人自信的小技巧,电视中的超级英雄的叉腰、挺胸的的姿势,能在2分钟之内改变一个人的信心。

    当新手度过难关之后,你需要为用户指定后期一些列的升级计划,让用户随时感觉到自己在进步,不断创造用户的成就感。同时,要给用户多样化的激励措施,给用户新鲜感和惊喜,让用户不至于乏味,时刻保持高昂的情绪。

    精神上准备好了,那么方法上我们如何帮助用户落地呢?

    Kathy提出了有可能是通向成功的最佳也可能是唯一方法:刻意练习。注意刻意练习而不是刻意的练习。

    文中对刻意联系的定义是:目标明确、形式清晰而且行之有效的练习被成为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中练习的设计,有个检验标准:完成一项任务,经过1~3组40分钟~90分钟的联系就能达到95%的精度。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不能被成为刻意练习。比如在40分钟内画一个苹果,如果重复到三组,你还不能精确苹果,那么这项训练对你来说就不是刻意联系,你需要将练习设计再细分,比如改成90分钟画一个苹果,或者40分钟画一个鸡蛋等,直到简化到能达标为止。

    单纯的大量的练习只能让你成为有经验的非专家,而不是专家。

    再来说第二点,感性练习。

    有科学家做过实验,除了体育竞技类,其他的领域想要成为专家其实和天赋无关。所谓的天赋,只有在某个领域开始的时候,让你比其他人更快一点,以及领域的巅峰,让你有机会超越专家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

    但某些领域家族的子女在改领域中总是表现的比其他人更好是什么原因的?——环境。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识的学习,另一种是潜意识的学习。潜意识的学习往往是我们自己感知不到的。有的人就是能分别别人无法分别的事情,我们称这个为行业直觉,其实就是潜意识在告诉你答案。

    书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小鸡出生的时候,其实基本无法区分雌雄,但有些人就是能看出雌雄,你问他他也说不出所以然,而如何把这项技能教学给其他人,只是通过学徒不断辨认,然后师傅告知哪次是对的哪次是错的,当练习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徒弟就自然掌握了其中的方法,并且也同样说不出所以然。另一个是在战争期间,有些人天生就能分别哪些是自己的战机,哪些是德军的战机。这些人也是通过同样的方法,不停试错来训练的。

    因此,音乐世家出来的孩子,从小就在音乐中耳濡目染,你的潜意识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学习了。我们总是误以为是因为他们父母的基因 ,其实不然。

    最后,作者还分享了一个精力管理的理念。

    在帮助用户成为专家的路上,用户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我们希望用户尽量不要浪费精力在无用的事情。有个效应叫做蔡加尼克效应,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我们脑子里也是有后台的。当你正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突然被插入另一件事情,虽然你已经开始做另一件事情了,但由于前一件事情是没有终结的,脑子会自动将前一件事情存储在后台,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耗费你的精力。

    这样的后台越多,你就越容易疲惫。

    最简单的方式是,先把日程里简单的事情都解决了,同时,尽量将一些高频时间的处理养成习惯,用户一旦产生习惯,那么原来因此要调用的说服自己启动的精力就会降到最低。而对产品设计来说,尽可能不要让用户思考,不要让用户选择和疑惑,让用户的精力消耗降到最低,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Badass:Making users awesom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fi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