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五四七)

作者: 牧童梦RGQ | 来源:发表于2024-04-18 18:50 被阅读0次

    我们一起读郝万山讲解《伤寒论》(十七)

    牧童梦按:本节是郝万山教授对《伤寒论》原文第七条前半段“病发于阴和病发于阳”的问题,结合历代注家的注解给出了三种解释。

    第一种是病发于阴是指三阴病,阴证;病发于阳是三阳病,阳证。

    第二种解释是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少阴。

    第三种解释是发于阳是发于太阳中风,发于阴是发于太阳伤寒。

    而郝万山老师本人更倾向于第三种解释,认为这样解释更符合整个条文的意思。

    接上文(十六)

    郝师讲道:

    我们看(《伤寒论》)原文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这一条的前半段是讲病发于阴和病发于阳的问题。这里的阴和阳我们归纳一下注家的认识。

    病发于阳,有一部分注家认为是三阳,病发于三阳是阳证,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也就是说,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症候,那应当是阳证,应当是三阳病。

    确实太阳病是发热恶寒同时出现。阳明病是但热不寒,或者是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或者是蒸蒸发热,或者是日晡所发潮热,(可见)阳明病也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那么对于少阳病来说,或者是往来寒热,或者是头疼发热,或者是呕吐而发热,那么也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所以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是阳证,是三阳的病。

    那么(病发于)阴呢?就是指的三阴的病证。以恶寒为主要特征而不发热的,一般来说是三阴的病,是阴证。

    这样的解释和理解,病发于阴,病发了阳能不能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呢?

    应当说,临床确实是这样,因为发热和恶寒是外感病病程中最常见的两种症候,所以以发热为主要特征是阳证,以恶寒为主要特征是阴证。

    你把握了阴阳的辨证,就把握了辨证的大方向,所以这个认识可以说有指导临床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在有的书里就把这一条在编排归类的时候,放到了太阳病篇的最前面,把它作为第一条,就是说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分证,实际上就是阴阳分证。因此把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就放作为第一条,是辨阴阳的总纲。《金匮玉函经》也是把它放在第一条的。

    可问题是,如果这个认识和后面这句话结合起来(看)的话,“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发于阳是阳证,七天才能够好,如果是阴证的话六天就可以好了。这到和临床的意义和临床实际不相符合。

    因为阴证是真阳衰微的症候俱多,常常是(若)不去治疗的话,它很难自愈。怎么发于阴六天就可以好呢?所以如果和后面的话结合起来看,那么人们就对刚才的这个认识产生了动摇,于是乎就出现了第二种认识,说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了阴是发于少阴。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太阳病确实是发热恶寒同时出现,那么发于阳是发于太阳,符合临床实际,符合伤寒论对太阳病的认识。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少阴病特别是少阴寒化证,在它的早期阶段它没有发热,它是畏寒蜷卧,手足逆冷,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还有但欲寂这样的真阳衰微的症候。

    所以说发热恶寒是太阳病,无热恶寒是少阴病,也符合临床实际。

    但是如果和后面的话结合起来说,发于阳者七日愈,太阳病确实它的自然病程是七天,一会儿我们将会提到,而少阴病特别是对于真阳衰微的这种少阴寒化证,它六天(是)绝对不能自己好的。如果不积极救治的话,它会肾阳越来越虚,最后可能导致亡阳而死的这种不良后果,所以少阴病它六天不能自己好。

    所以这种解释和后面的七日愈,六日愈的问题又不相符,于是有人又想出了第三种解释方法。

    第三种解释方法说发于阳是发于太阳中风,因为风为阳邪,所以太阳中风证是风阳之邪伤卫阳,这就叫发于阳,所以它起病之初(即有)发热恶寒者。

    发于阳也,先见到发热,随后见到恶风寒。这是发于风阳之邪伤卫阳,这是太阳中风证。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个阴是指的太阳伤寒,所以原文第三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所以在它的起病之初,对于太阳伤寒来说,他就是无热恶寒,所以说发热恶寒,是太阳中风的初期阶段,无热恶寒之太阳伤寒的初期阶段,和临床实际情况也相符合。

    那么如果我们在结合后面的话,发于阳的七日愈,太阳中风证七天就可以好,他的自然病程一般来说是七天。

    发于阴者六日愈,对太阳伤寒来说,别看它寒邪袭表,无汗高热这个病,它的病程到比那种自汗出的这个病的病程要短,它到容易好。

    如果结合上后面的这两句话,那么我也觉得发于阳是发于太阳中风,发于阴是发于太阳伤寒更符合整个条文的意思。

    因此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很可能就是专门辨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初期的一个条文。

    只不过这样解释呢?好像把这个条文的指导意义降低了,是因为有的人把它作为指导辨阴阳的,把它上升到辨阴证、阳证的总纲,这个纲领比较高一些,所以这三种观点都供大家參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 五四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he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