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鲸喜
图by@小鲸喜(微信勾搭:xiaojingxi8)又是一年毕业季。这周本鲸和同事开会,聊到这么一个问题:
十年前后应届生找工作都是什么状态?
鲸的领导说,最近被老家的邻居委托帮忙找工作。她很好奇,校招、春招都结束了,怎么拖到现在才开始找工作?
而且联系了一周多都没见到他的简历一面,这小孩还不疾不徐,如此淡定。
搁她们那个年代,这会儿应该都是热锅上煎蚂蚁了吧~
于是大家都很好奇,从2008年到2018年,这十年前后应届生找工作都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大四开学不久,各个大公司就浩浩荡荡地开始了校园招聘。各种报纸、招聘广告满校园飞。
每天的日常就是,边吃早饭边看报纸,各种招聘板块都会标红、画圈,碰到不错的赶紧记在小本本上。
然后带上一天的干粮和水,有线下招聘会就去招聘现场,没有就去网吧,那会儿电脑还没有那么普及。网吧里也是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去的晚了压根就没座位。
我知道在这个大家都疯狂找工作的节骨眼上,一点时间都不能耽误。
那几个月,辗转奔波于各个面试,甚至有时一天四场,明星赶场一般。
面了大概10场后,收到了2个Offer。
工资都差不多,2000块,是当年的应届生薪资平均水平。让我纠结的地方是,一家公司做六休一,一家做五休二。
我装模作样用SWOT分析法做了一个表格,最终签了六休一的合约,感觉像是卖身契。
但是,是我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和工作,心里总算有着落了。
大四毕业的时候,我通过校招签了一家北京的公司,拿着每个月3000块的工资,东五环的房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城市。
因为没钱,只能租住在很偏僻的城中村里,治安很不好。
印象最深的是某个夜晚,加班结束已近两点。我邋遢地走在回小区的路上,迷迷糊糊地揉着睡眼。
拐进小巷,突然有一束光直直打到我的身上。
“干什么的?现在这个点在这里干嘛?”警察把手电筒光打到我脸上,晃得我睁不开眼。
“啊…我刚下班回家…”就这样,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被警察检查身份证。
后来才知道附近公园刚发生一起命案,一个下夜班回家的女孩被残忍杀害了。
第一份工作是三线城市一家股份制银行,父母为了把我留在身边,托关系搞定了银行的工作。
这一年,银行是黄金时代。
作为“稳定饭碗”、“父母眼中的好工作”的典型代表,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我进入了这个系统。
我在所有应届生的起点、柜员岗,一熬就是3年。
每天取款、开卡、办网银,一共就那么十几项业务,每项都轮上好几遍,天天做。每天和客户说什么都是规定好的,不能多说一句废话,也不能少说一句话。
说到最后我觉得自己像个鹦鹉,只出声不过脑。
“这3年,我每天就是个办业务的机器。”
后来实在受不了,也管不了爸妈的劝阻和压力,还是辞职了。
入职半个月恰逢部门团建。我一开始不想去,说正好搬家没空,但是领导一个劲儿使眼色,说团建要积极、不去扣钱怎么怎么地。
团建那天,我提出玩狼人游戏,抽到了女巫的牌,通过判断觉得领导的身份是狼人。
所以我洒了毒药给他,他第一轮就出局了。
我以为我够熊心豹子胆了,可是…把羽毛球打到领导头上?
大家憋住不敢笑,看着冷酷女同事面不改色地从领导头上取下羽毛球,面不改色继续发球、打球。
尴尬的是,领导是个地中海啊。
那一刻,我感觉领导不止脸色发红,连头上的光秃秃的地中海都变成了红海~
第二天上班,我和这位女同事同时接到领导要求,说要写个深入的团建思考。
我们部门去年来过一个应届生,名校毕业,能力超强,脑子活分,还特别会聊,同事们都喜欢他。
每次听老板提起他,都是赞赏。
他刚来公司时,我觉得这人特别不适合我们这种创业团队。
他是个非常贪玩的年轻人,很少让工作耽误自己去KTV或喝酒约饭。我们半夜加班时,他却潇洒地去吃大餐、看电影,成了部门生活品质TOP1。
时间长了,我发现,该完成的他也都完成了。而且跟他对接工作,效率总是很高。只要到了约定时间,他一定会反馈给你一个结果。
他对工作中的时间感,和目标感,都非常明确。
可惜他做了不到3个月就走了,理由是,不喜欢公司经常加班的氛围…
毕业初,短暂换过几个工作,总是不顺手也不出色,觉得每天很无聊。
因为爱健身,不管做什么工作,下班之后都要去健身房挥汗几个小时,在这挥汗如雨的时间里,突然感觉多巴胺分泌超多,整个人变得兴奋。
后来想着,既然每天都要去健身,干嘛自己不做这行。就去学教练,考资质,现在工资是之前的四五倍,每天过的开心得要死。
重点是,还在健身房结识了我们马上要结婚的男朋友。
把兴趣当职业之后的人生像开了挂一样。
从2008年到2018年,这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应届生求职找工作的状态也是不断变迁。
▲2008~2018年应届生找工作状态一览表但有一点一直是一样的。
同样迷茫的心境。
这迷茫源于“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
鲸咨询了几位HR和资深主管,他们都说:
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这个问题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引起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共鸣。
同样,他们都认为:
认真,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值得推崇的职场态度!
对年轻人来说,工作头几年是最好的升值期。那时候,学东西最快,犯错又最容易被原谅。
唯一的代价就是你要多受点累。
很多年前,听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得:任何比我晚出生10年及以上的人,都是无可救药垮掉的一代。
这句话,当然经不起反驳,但不得不说,它又存在许多人的心里。
也许,80后应该去融入90后、95后新人里,去感受他们所定义的职场,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
特别是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好好想清楚当下的年轻人与自己有哪些不同,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读这篇文章的你,是生于80还是90?
是如何找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刚毕业时对待工作是什么态度?
本文@小鲸喜(微信交流上班那些儿:xiaojingxi8,备注:简书) 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