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小小的机械厂食堂制作的月饼,持续风靡54年,不仅走出了厂子、走出了地区,甚至走出了市、省,得到了无数人的青睐,这不得不说一个奇迹。
而经过54年的发展,已经注册“胜机”商标的月饼,因其独具特色的制作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老饕们念念不忘的美味,这又是一个奇迹。
机厂月饼到底好在哪里?
原谅我是一个嘴拙的人,辨不出好赖。所有的月饼,不管价格高低、招牌是否响亮,在我吃来都是一个味道。
差别也许只能用甜度来区分。齁甜到无法接受的,或者甜度尚在接受范围之内的。
机厂月饼属于后者,甜度适中。这也许是它能被更多人接受的原因之一吧。
当然,机厂月饼能卖得如此火爆,这一个优点是远远不够的。
职工内部食堂生产,品质有保障;本是为职工谋福利才开始的项目,价格自然不会高。更重要的是,用料扎实、干净卫生,吃过的绝大多数人都说它味道好。
因而,机厂月饼迈着昂扬的步伐,逐步“火出圈”。
许多外地人士慕名而来,争相购买。售卖点处动不动就要排队,已经是中秋前胜机月饼销售的常态。
更让人称奇的是,小小的月饼居然也带动了一些专业的代购业务。
有些人专门从网上接单,买来月饼后,一斤4个装的月饼加价3元钱,发往市外很多地方。
跟快递点负责人聊天,他也啧啧赞叹着说,机厂月饼的快递发送单逐年递增。中秋节前两个月开始销售的月饼,可以给他带来30000多单的生意,而且增长势头凶猛。这个数字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比如我,虽然自己不吃月饼,但每年却买的不少,有些也是要发往外地。
好不容易有这样一个名头响当当的特产,又赶上中秋佳节,正好给亲朋好友都买一点,增添点节日气氛。
每个收到月饼的人,都对机厂月饼赞不绝口。我不知道他们是真的觉得好吃,还是对我辛苦寄月饼的行为给予的礼貌回应。
但是,寄月饼这件事情一旦开始,就需要持续进行下去。半途而废,总显得失了礼数。
所以,不知不觉间,我似乎也成了机厂月饼的忠实拥趸者。
每年都需要专门抽出时间去买,然后再一一寄出。
当一件事情成了每一年的规定动作,它又似乎被赋予了某种仪式感,让我从最初怀有些许抵触情绪,到最后竟然有些迫切想完成的冲动。
而机厂月饼也在努力迎合更多人的喜好,从开始的只有传统什锦和红豆沙两种馅儿,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浆皮、酥皮和糖醇三大系列,三十二种口味。除了传统的枣泥、五仁馅,还推出了红酒蔓越莓、巧克力榛子、香辣牛肉等新式口味,给了我更多的选择。
还是那句话,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做一件事情自然也不例外。一块小小的月饼,都在给我们阐述这样一个真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