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那两天,耶稣离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 因为耶稣自己作过见证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 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见他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他,因为他们也是上去过节。耶稣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他从前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 他听见耶稣从犹太到了加利利,就来见他,求他下去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快要死了。 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 那大臣说:“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 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 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 他就问什么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 他便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 这是耶稣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迹,是他从犹太回去以后行的。 (约翰福音 4:43-54 和合本)
![](https://img.haomeiwen.com/i8551183/4e1061c4314bbbcb.jpg)
经文开头交代,耶稣自己做过见证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然而经文后面的记载,并没有看出加利利人不尊敬耶稣。
1:“他们既然看见他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他。
2:“耶稣又到了迦拿,就是从前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一个大臣听见了,就来求祂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快要死了。”
为什么约翰要记载一段看似前后有矛盾的经文呢?难道是主耶稣自己见证错了?
从这些经文里,我们并看不出加利利人对耶稣有什么不敬啊?并没有驱赶祂,拒绝祂,也没有拿石头打祂…
然而耶稣为什么会说:先知在本地是不受尊敬的?
为什么约翰要在这一段经文前面强调耶稣的这句话呢?
后面的经文,耶稣说的话,也许能给我们一些线索。
耶稣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
从这句话的语态语气,以及语言环境,我们不难看出,耶稣说这句话时稍有些厌烦。祂是很不愿意显神迹奇事,或者可以说耶稣很不愿意人们通过神迹奇事来信祂。
因为很明显,这不是一个很乐意显神迹奇事的人说出的话。
为什么呢?
耶稣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耶稣为什么会厌烦人们这样的举动?
普通人的观念中,
神,不应该是很乐意显神迹奇事的吗?
神不是圣善的吗?
治病医人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显神迹奇事不是信手拈来的事吗?
难道神是这样的吝啬与无情吗?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
我们需要先反问一下自己:
人们求医治,求神迹奇事的动机是什么?
这样我们就不难明白,耶稣的厌烦。
人们求医治,绝不可能是为了神的旨意。
人们求医治,一定是为了自身,为了自己的亲人,为了在今生能够继续存活长久。害怕病痛,恐惧死亡,这些本就不是出于信心…
耶稣为什么医治他们,因为出于神的慈悲怜悯,但这并不是神所喜悦的,也不是耶稣所要成就的使命。
求神迹奇事的人,更加低级一些,因为他们可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那可怜的好奇心。
向神求神迹,求医治,这绝不是遵行父的旨意,更不是尊敬神,敬畏神的表现。而只是想让神满足自己的意愿。这是一种命令神的举动。
耶稣在这一切当中,从未迷失自己,迷失的是人们自己。
耶稣从来都知道,祂做的一切,最终都只是为了成就天父的旨意!——为了遵行父旨意,将“自我与自我的意愿”钉死十字架。
这就是信心创始终成者给我们做的信心的榜样。
这就是为什么在这段经文中,约翰记载耶稣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原因。
因为神迹奇事而接待耶稣的,
因为病得医治信耶稣的,
在耶稣眼中绝不是一种尊敬。
绝不是敬畏神的举动。
更不是真的信心!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懂得:为何在另一段经文中,当那位求耶稣医治自己仆人的百夫长说:“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当;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 耶稣听见就希奇,对跟从的人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 (马太福音 8:10 和合本)
不同之处:
1:这位百夫长不是求耶稣医治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而是求耶稣医治他的仆人。这是一种出于怜悯的善举。而不是出于私欲和恐惧。
2:他明白神的主权。对神有敬畏之心。
那些迄今为止,还在以神迹奇事而自夸的所谓信徒,还在见证“自己因病得医治而信耶稣”的人,应该警醒!透过圣经真理深深省察自己信心的真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