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阳明心学208――再论格物

阳明心学208――再论格物

作者: 若水ct十陈涛 | 来源:发表于2020-10-16 22:56 被阅读0次

        阳明心学208――再论格物

          (2020年10月16日)

      今天,听读《传习录》五,对“格物”有了新的认识。

      格物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各家言论不一,各学派也争论不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是一家之言,没有对错,只要有利于身心健康、社会发展就是好的,我个人的看法。

      文中徐爱对于格物一词,对于朱子的理解也有不明之处,所以求教于阳明先生。朱子对于格物的理解就是: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也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吧。而阳明先生不是这样理解的,阳明先生解读就是,格,去除,物,指心外之物,也就是为善去恶。

      通过听读《传习录》本文,结合这一时段的学习,深感阳明先生的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社会的主流就是要在全社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汇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这与阳明先生所倡导的扬善除恶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格物的本意所在。

      《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是把格物放在于八目之首的。只有格物了,才能致知,只有致知了,才能真正诚其意。在这里的格物,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解读,都没有明确的定论,普遍认为是推究事物的原理,其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但从八目的整个意思来看,格去心上不良之物还是对的。因为格心上的物,才能致良知;致了良知,才会有诚意;有了诚意,才会正心。如果理解为穷尽事物的真理,不从心上来理解的话,确实与后面的七目联结不上,即使勉强联结在一起,也感觉别扭、不顺畅。

      理解到这个程度,如何格物呢?在本文中,阳明先生讲了人生的三个层次: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的对圣人境界;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的贤人境界;第三个就是“困知勉行”事的普通人境界了,就要“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不能因环境优劣或寿命长短而把为善的心改变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不可能没有私欲存在。格物就要格去这些私欲,以恢复心之本体。行有不得,反求诸已。现实实践中,就要有问题时往内看,多从自身找原因。在因上求,不在果上找。不随境,不攀缘,时时用格物的功夫去除私欲,战胜私欲,恢复天理。当我们内心没有私欲屏障时,就如孟子说的“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多好呀!!!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

相关文章

  • 阳明心学208――再论格物

    阳明心学208――再论格物 (2020年10月16日) 今天,听读《传习录》五,对“...

  • 阳明心学方法论:格物

    【1】儒学的方法论叫“格物”,理学大师朱熹说“格物”就是探究万事万物,在万事万物上得到道理后,放进我们心里,如果把...

  • 童子格物——诗文解读阳明心学

    童子格物 ——诗文解读阳明心学 试问童子可格物?世间谁人不觉知? 始自童子至圣人,格物...

  • 从格物到集义——诗文解读阳明心学

    从格物到集义 ——诗文解读阳明心学 文/韦均艺 格物亦即慎独事,独...

  • 心学有感

    格物致知:程朱理学外求;阳明心学内求。数年来,以为阳明心学道至矣!忽,电光石火,是谁让阳明先生内求,诚然,是他自己...

  • 如何格物致知

    “习阳明心学,过自在人生”。最近我加入阳明心学的学习,我把格物致知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当你动气(有情绪)时,开始做...

  • 是未知——诗文解读阳明心学

    是未知 ——诗文解读阳明心学 文/韦均艺 吾讲格物致良知,几...

  • 2022-04-28

    2022-04-28坚持分享第1306天 读《知行合一2》P71-76,感悟:王阳明心学方法论—— 为善去恶是格物...

  • 2022-04-27

    2022-04-27坚持分享第1305天 读《知行合一2》P68-71,感悟:王阳明心学方法论—— 为善去恶是格物...

  • 阳明心学277――再论“勤学”

    阳明心学277――再论“勤学” (2021年2月3日星期三10:55) 在《教条示龙场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明心学208――再论格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ot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