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春:以意遣笔 胡杨为伴
对自然的敬,会成就一个好画家……这是历代宗师的人生与为画哲论。
山水之间,蕴含着纯粹的美;人与自然,只差一对会发现的眼,和一双愿守护的手,诚如艺术,她并不提供真理,但她,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心灵的探索显现。胡小春先生从胡杨、沙漠、骆驼、云草中寻找人生存在的道理,寄托心灵、情感,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一方面有挥之不去的传统水墨情结,又有着不安于现状的叛逆,常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胡小春先生作品但凡上乘的艺术作品,其实就是欣赏者与作者不谋而合的产物。在胡小春先生的笔下,真味处,静气丛生,根植于心,淡也生香,妙不可言。欣赏者心有多远,艺术作品的深境就有多辽远。这是彼此间的心领神会,作品试图将一幅生活画面戏剧化再现一句经典名言:“艺术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如李白的诗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艺术与生活相隔又纠缠在虔诚与世俗之间,这种感觉如诗歌一般若近若离,不可名状,艺术客体被画家凝固在展厅空间抑或画页的某一处,试图表达不可名状的孤独。
胡小春先生作品他的作品有某种朦胧的沧桑感,是丝绸古道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无际戈壁大漠自然伟力对人的心理作用?这些有别于北派抑或海派山水画家创作的地域文化影响的气息作用于画面是母庸质疑的。大漠戈壁的粗犷、豪迈而又充满生机的美丽,伴随着先生的生命在这里成熟,他的艺术也在这里获得了启示,戈壁大漠生活是他生命中的重要内容,他的胡杨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独特的对生命的感怀,才使他笔下的胡杨、骆驼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涵,表现西部大漠沧桑的阳刚之美,只有胡杨生长变化过程中才能称的上沧桑。
胡小春先生作品三千年前雨露萌动的幼芽,三千年后枯木留香的矗立。倒下后经历千万年的硅化过程演变成玉化石。晶莹剔透保持着传统古老的树的形态。胡杨树纵然是枝叶干枯,胡杨根虬劲有力,盘踞在茫茫戈壁;胡杨魂坚定不移,伫立在漫漫沙滩。千百年来,这自生自灭的天然胡杨,给边关西域风景,送今古长路于精华,给世界以生命的启示,送人类以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看到胡杨就会使我们想到日夜在守卫祖国边关的军人,就会想起他们那英勇威武的飒爽英姿,就会感受到一种精神的激励与鼓舞,不尽让人感叹。不到大漠,不见胡杨,是看不到时空的凝结。是感受不到生命的沧桑。生命不息,精神永存。画家用抽象的和具象表现手法,传统与现代的笔墨语言,精辟地诠释了生命的历程,是一种自然与精神的融合。胡小春老师的大漠胡杨也以此贴近艺术本质与艺术规律,并始终坚守中国画的审美特质。他对传统精神的科学认识与动态把握,致使他超越了技术层面的物质性,而以精神层面为出发点,去表现心灵的印象,精神的家园。正是这一点他把传统带入了当代文化语境,植入了他大漠胡杨的文本中。
胡小春先生作品技入自然是丹青,墨行乾坤在心间,胡小春老师作品的鲜明主题或与之相关联的生活题材与场景,即便在他的纯写生中也时隐时显的,似乎能感觉到隐约传来的悠扬钟声与时断时续的驼铃和偶发的鹊响与辽阔宁静形成独特的对比,画面在一片混沌的色彩中优先传达着具有绘画性的物质感的语言节奏,肌理笔触,线条结构和物质感的空间……无论他的作品表现什么主题,画面里的物质材料呈现的趣味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漂移浮现在绘画语言关系的主导位置。
胡小春先生作品中国山水画以老庄哲学和魏晋玄学为精神源头,从诞生之日起,便以人的心意为旨归,排斥社会性的功利目的。不论是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还是道家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皆以归去来兮的精神作为山水画创作的基调,将山水作为挣脱尘世捆扰,超越政治羁绊的灵魂避难所和精神的憩息地。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来说,它的空间特征,更接近于一种时空的转换,对于画家胡小春先生而言,不仅考虑的是看见了什么,更关心自身内心的变化过程,想到什么,实是用生命的状态去表达对象,在技法上依靠虚实、遮挡以及不规范的大小比例关系来暗示行云、流水、山石、树木的空间,而使得对自然的表现更加肆意、主观、淋漓尽致。所谓“ 俯仰自得,心游太空,心融融于玄境,意飘飘于白云,忘情勿我之表,纵志于有无之间。”,无问西东。
胡小春先生作品即便如此,要实现艺术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必定要从传统艺术的精华脱胎中吸取养料,笔线趁色未干时着墨,浓墨破色,形成特殊的肌理,以在实中求虚、墨中显彩,浑厚中见出华滋、枯硬中生发出苍润,严谨中显见随意;在他的笔下,形式感和笔墨得到有机的统一,体现出个人情怀和造物美景的有机融合,把胡杨的苍茫和洪荒之美才能通过心灵的探索,实现长期的累计,用心去承接,故有新的延续和新的创造。所以胡小春老师在从艺过程中,泛览艺林,潜心技艺,明经修行。我权且理解为灵根出百谷,我们在他昕使用的线上就可以见到其用功之所在。
胡小春先生作品欣赏胡小春老师的山水画画如其人,有着草原上风一样的自由气息。他不拘泥于刻板描画物象,而是运用联想的方式传达自己对山川的所见所想,于是便有了“山重一山,山叠一山;水远流长,绵延不绝”的意境之美。他画心中无尽的山川、无边的丛林和无垠的雪景,毫无例外地遵从传统的笔墨技巧和构图,吸收其中的艺术精华,并使其透露出当代山水的绘画性。他以纵横的视角、敏锐的观察力,在宣纸上勾勒、泼墨,为群山大川立象、造境。深谙山势、水脉、地形和画理的他,常以游走奔放的笔触,多层次、大刀阔斧、开合自如地把各种自然物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宣纸上。当作品接近完成时,他又会对画面进行反复揣摩,有时对不到位的地方进行一丝不苟的“增光添彩”。
胡小春先生作品站到他的作品前看久了,就会禁不住遐想万千,把整个身心都沉浸其间,和他作品里的山石、沟壑、烟云、树木、白雪、清流等对话交流。看他的画,我更愿意将自己置身于这幽美寂静的层峦密林之间,踩着即将融化的一片片白雪,从厚厚的草甸上轻盈踏过,从茂密的树林间缓步穿行,从潺潺流淌的小溪上一跃而过,走进雪迹还未化开的幽谷里,去寻觅那几只憨态可掬的小山羊的足迹;或爬到一块浑厚稳重的山石之上,双手叉腰站定,去俯瞰这清凉世界里的神奇美妙。
胡小春先生作品“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书画就是如此!广博的文化修养虽不能代替专业的磨炼,但博采众长,积久贯通,胸有古今,绝对是提升书画艺术气韵的必要条件。胡小春老师在清润的水墨淋漓、含蓄的以形写意间,完成一次次自我灵魂的深度对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他必然在静谧的关照与活跃的生命在心的统摄下,其艺术的光芒必然映照在尺寸的画幅之间。
胡小春先生胡小春,1961年,原耤河北省迁安市,现居甘肃省嘉峪关市,民进会员,市文联委员,嘉峪关市胡杨绘画艺术研究会主席,嘉峪关胡杨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习画,曾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后拜山东省美协主席刘书军为师,因为酷爱胡杨,2008年后定居西北,并成立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胡杨绘画艺术研究会,开办胡杨画院,多年来从事胡杨绘画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胡杨绘画艺术方面独树一帜,作品大气恢弘,尤其擅长巨幅作品,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并悬挂于政府机关会议室,以及酒店企业大厅。
胡小春先生参加胡杨林采风写生团 胡小春先生作品 胡小春先生作品 胡小春先生作品 胡小春先生作品 胡小春先生作品 胡小春先生作品 胡小春先生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