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1: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第四章 邦国时代(一)
引言
龙山时代(B.C. 3000 至B.C. 2000),大致相当于传说中“五帝时代”的后半程——颛顼、帝喾、尧、舜、禹时期。
一、龙山时代
尧舜禹时期已有“万邦“—众多部族分立各地、小邦小国林立
人文景观:大批城邑
中原文化区
多元文化格局的内重花瓣中央的核心文化区
形成因素:中原社会和其他民族以各种方式,甚至以战争手段,互相输入制度或社会理念
结果: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二、陶寺文化遗址
时期:夏朝之前,尧舜时代
考古发现:观象台(唐尧时的天文历法)、彩绘龙纹陶盘(中国的龙形基本定型)、玉兽面(与龙山文化相关)、大型墓葬(礼制、”器以载礼“)
时代特点:形成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和阶级关系
三、龙山文化
时期:距今四千六百至四千年之间
地域:包括山东全境及江苏、安徽北部、河南东部的部分地区
技艺:制陶工艺和技术高超(如:蛋壳黑陶杯);制玉技术高超(冠状玉饰)
文字:丁公陶文
后续:继龙山文化之后的岳石文化,突然呈现文化衰落之势
龙山文化彩绘蟠龙纹陶盘(网图侵删) 蛋壳黑陶高柄杯(网图侵删) 丁公陶文(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