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邱汉桥带你走进百幅传世名画背后的故事
《风雨牧归图》,南宋,李迪,绢本设色,纵120.7厘米,横102.8厘米,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名画鉴赏
《风雨牧归图》描绘的是两牧童沿柳岸归牧,忽然风雨火作,柳枝、芦苇在风中摇荡,牧童逆风驱牛回家的场景。“牧归”,在村野中是习以为常的事,但作者把它置于风雨的特定环境中,“风雨”就成了作品的“灵魂” ,不仅连接着画面的结构,也点醒了作品的意趣。
image李迪《风雨牧归图》
以溪边柳岸作为“牧”的环境,并不是从生活中任意拈来的一个场面,而是苦心孤诣选择的。婆娑垂柳,风摇叶动,最适合于表现风势;柳丝飘飘,扁叶翻琶,把作品中的景象自由牵动,使其姿态多变,有利于画面的布局;柳岸沙堤,本来就充满着幽静雅趣,游牧其间,更添了几分诗情。这种场景的选择为表现作品的“趣”提供了一个自然而理想的环境。
画中用墨、设色均轻淡细腻,除极好地表现两牛形体、骨肉的细微变化外,画中笔墨精细,有工有写,尤其两头牛身上的细毛能一丝丝勾出,密而不乱,又足见画家描绘事物的深厚功力。对整个画面气氛的烘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画趣拾珍
image李迪《风雨牧归图》局部
牛是宋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不但是"农耕之本",亦是军工原料的重要来源,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在宋代,人口与土地数量都有较大发展,对耕牛需求量巨大,由于战乱、瘟疫等天灾人祸不断,耕牛多数时期供应比较紧张。为发展农业,安抚民众,稳定统治,因而宋代统治者非常重视耕牛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扶持农户养牛和保护耕牛,努力促使耕牛在农户中普及,做到“耕者有其牛”,并取得一定成效,基本保证了农业对耕牛的需求,使耕牛在农户中普及,为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一定基础。
李迪是南宋时期活跃于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花鸟巨匠,工画花鸟竹石,传世的作品有《狸奴蜻蜓图》、《雏鸡待饲图》、《雪树寒禽图》、《枫鹰雉鸡图》、《风雨归牧图》等,其中《风雨归牧图》是他的代表作品。此图从取材到画面结构来看,无甚惊人之处,但细细品味却有诸多“妙趣”所在,人们不能不为画家敏锐的观察力和巧妙的构思而叫绝。
image李迪《风雨牧归图》局部
如果说宋人尚“意”为高,这幅作品则以“趣”为胜。作品在艺术处理上,不乏苦心经营。作者把“趣”的点睛之笔——牧童和水牛,分别放在画面下半部的两个“黄金点”上,这就很自然地把观众的视线吸引过去而使其成为视觉和趣味的中心。
两头肥壮的水牛本来还想在草地上“饱餐”一阵,无奈风雨来急,主人催归,只好奋蹄回家了。不巧,风急牛快,坐在后边牛背上的牧童的竹笠给吹落了。牧童急忙转过身来,跪伏在牛背上,望着吹落的竹笠,一时不知所措。跳下去?牛跑得正快!当然不去捡也是不成的。牧童在矛盾中,观众也不免有几分焦虑。还是前边的伙伴相助,把牛绳一拉,座下的奔牛就给停住了,掉过头来,等待着自己的同伴。
image李迪《风雨牧归图》局部
这一极自然的小情节,给画面增添了不少趣味。把观众顺着牛跑的方向而即将滑出画面的视线又拉了回来,同时,通过水牛一动一静的对比,使画面的节奏感加强了。在这风雨归牧的激越乐章里写下了一个沉稳的音符。两个牧童,一个因迎风而前倾,一个因落笠而后顾,在行进的统一中,极自然地穿插着这种变化,使画面更加生动多彩。
“风雨”的特定气氛是笼罩作品的“灵魂”。牧童的“归”是由于风雨所致;即使是“归”,若无风雨,也可以悠哉地哼着放牧小调儿,不会像本图那样充满着戏剧性。
名家小传
李迪(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供职于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画院。擅写生,花鸟、竹石、走兽皆精,亦作山水小景。大幅气象豪迈,小品精细人微,晚年犹能作纤入毫笔的刻画。存世作品有《雪树寒禽图》《鹰雉图》《风雨归牧图》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