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时不能相互理解的,有在共同目标下的相互成全,切近内心的感受并且完完全全的理解是困难重重。
轻易得到的都不珍贵,长久存在的都有一丝厌烦,从无到有的都是创世纪,余下的日子的好要坏来衬托。就怕遇到了长久的理所当然的付出,衬托坏的好又在本尊之外,那些坏和厌烦就成了本尊的代名词。
强调自我感受的人是幸还是不幸?唯物和唯心都是极端,两者结合,根据对象轮番出场才是上上策。
我的人生已经走出一半。
前十年是快乐的时光,很穷但是自由快乐的奔跑在田间。
再十年是逐渐痛苦的学习生活,以我孤僻的性格,惨淡的物质条件和严苛的外界环境,能走那么远已经是运气和天赋不错了。
再十年是甜到飞起,能遇到一个人并十年相处是人生的幸运,命运若在当是待我不薄。
剩下的几年则是满满的苦涩,我需要反思思维的局限,努力的不够,畏战逃避和抱怨对人灵性的绞杀。
哪有什么事情是突然一日冒出来的,到处是埋线。
如果把人生看作一个公司一个事业的管理,那么我是不合格的掌印人。
需求需要满足,痛苦需要疏解,诺言已经许下,过去的事情让他过去,我自有前路要行的。
只是这一个十年还是要睁开眼睛,感受外界,要筛选吸收。
第一要有欢喜心,感恩心,每天睁开眼睛都要欢欢喜喜,任何事情都要成过眼云烟,长久的是无声无息对人灵性的加持或者损害,获得正能量的循坏,建立新的吸引力法则。
第二要重视内心的一切需求,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不会消失而是转换成另一个样子来折磨和消耗人的能量——喋喋不休令人厌烦的抱怨或者失去自信拒绝成长的懦夫。畏战逃避都是不行的,无论如何都要迎难而上,哪怕是曲线救国也不能放置不管,否则总有一天成为心魔助力。
第三努力生活,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完成,说到做到。建立这样的自信,这样的能力,凡是我写到的目标我都会完成,能够完成,这是思想到行为的贯穿,是自信的基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