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手机转账给布丁交学费,老妈走过来。
幼儿园一学期多少钱?
将近八千。
一年下来一万六?
是啊,加上吃穿,学习用品,各种杂项支出,一年两万都不止。
你工资多少?
不到四千。
……
2
谈话的结果是,我妈非要把布丁带回农村,老家的幼儿园,管吃住,有校车接送,全年花费不过两千。
我自然无法说服在农村生活一辈子的老人相信,每月花费1500元,布丁上的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幼儿园,在市区,部分私立幼儿园每月收费甚至超过一万。
因为权威给出的数据显示,2018年1-6月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56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291元。
而实际上,除了子女给钱,在农村生活的两位老人,几乎没有收入,支出呢,粮食蔬菜自己种,油盐酱醋、衣物和药品子女买,他们最大的花销,是十里八乡的人情往来,和数目有限的水电费用。每年为孩子上幼儿园花几万元,他们真的接受无能。
3
前几天,《月薪三万妈妈撑不起孩子暑假班高昂费用》刷爆朋友圈,为人父母,多少都从那个妈妈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可是,再焦虑,再苦逼,一个事实是:父母往往不怕学校和课外各种兴趣班花钱多,他们最担心的,是孩子学的少,跟不上同龄人的步伐。
成绩要好,语数外要上课外班,身体要棒,跆拳道班试试,表达能力要提升,语言班必须报,别的小朋友都会游泳了,咱们也报个游泳班吧……
就连布丁今年年龄不到,上不了小学,都让我焦虑了好久,唯恐孩子迟一年入学,有心理压力。
4
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别人家孩子”越优秀,父母关注于自家孩子越多。
大多数父母,都难以正面“你的孩子终将平凡”这一事实。于是,他们拼命花钱为孩子投入,似乎这样就可以把孩子推得离成功更近,似乎这样,父母焦虑的心才可以舒缓一些。
5
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自有其规律。
尽管这小小生命借助父母身体而来,但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独立的意志,不依附父母。喜欢玩乐高,父母逼着学画画;喜欢踢足球,父母逼着弹钢琴,背离教育初衷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
6
所幸,对于布丁而言,我们还算相对开明的父母,喜欢什么,都可以去尝试,一段时间后还感兴趣,可以报常年班;尝试之后不喜欢也不逼着学,只要孩子自己确认愿意放弃。
这样,小家伙才会不用我和爸爸催,每次主动上跆拳道课,汗流浃背也不叫苦叫累,而且立下练到黑带的“宏愿”。
7
是的,孩子,我不怕花钱多,只怕你学的少,在成年后的生活中难以立足;不怕奔波劳累,只怕你不够快乐,在童年的时光中负重前行。
所以,我愿意倾尽全力,保证你吃饱穿暖,尽力让你尝试多种可能,让你在将来的日子中,既有条件在屋内避雨,也有能力走出去迎接风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