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天去通义村沙啦啦游玩场时,还看到那辆绿色公交车,孤单地停在广场南边,等候启程。等我细看了一遍沙啦啦,走出大门口时,那辆标着9路牌号的电动公交出现在我跟前,如一个胖子,缓缓的往坡上爬,车上大约乘坐着七八个上了年纪的人,坡不算陡,绿胖子涌动了几下,就到了坡顶,坡顶稍微平坦了一阵,那是通义村背后的一个出口,竖着公交停车牌子。绿胖子停下来了,喘了半口气,就拐弯不见了,站口留下了两个笨重的身子,展了展那已展不开的腰,互相提携着往家走去。雨后的天有点低,我与绿胖子与下车的两位老人处在同一画面,仅仅两分钟不到,绿胖子欢快地消失了,老人兴奋地不见了,但那幅孤独的画面却一直印在我心里,不知是悲苦还是甜蜜,我一会感觉象在异国他乡,一会感觉象是半世纪之后我的回忆。村村通公交了,每天一两辆车,孤独地跑着,从城到乡,从乡到城,只要象征性的一元钱,只要等在规定的站口,就可以享受如此廉价的服务。公益事业么,是不谈效益的,为百姓出行便利,是我们的初衷所在,但是漫长的乡村路上,就那么几个有限的停站点,有的为了坐上车,还得走不短的路程去等候,如果时间点错过了,漫长的等待直接破坏的就是幸福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追求,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便利群众出行,为什么不可以随时停车呢!如果在城里,站牌代表着秩序,必须坚定执行,那么在人烟稀少的乡村,何必板起面孔拒人于半途呢?
我所以看绿胖子是孤独的,就在于它远离了群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