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启师致远––学习(一)

作者: 渑池2036曹松娟 | 来源:发表于2018-07-16 21:17 被阅读21次

          千里之行,只为追求梦的方向。2018年7月15日,踏上来北京的学习之旅。走进教育的圣殿––北京师范大学,圆了我的大学梦。让我真切感受到教育的新力量,接受教育新理念的洗礼。

    感受北师大
    青杏组

          7月16日,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启师计划––沃土奖”暨乡村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启动仪式。来自全国各地乡村100名中小学老师热情满满的期待新的学习机会,虽说网上学习的见面闻声都有联系,但这次近距离的接触让我激动不已,能和自己仰望、敬佩的教授见面真的很幸运。

    开启仪式
    仰望朱教授 和蔼可亲的郑教授

          教育部教育司处长宋磊,给乡村教师的三点嘱托:

    1.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做四有好老师。

    2.牢记社会各界的关爱。感谢北师大教授的辛苦付出,感谢互加给我们乡村老师圆梦的舞台,感谢友成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感谢支持和关注乡村老师成长的社会各界。

    3.牢记奋斗的青春是美丽的。

    教育司宋磊处长

    北师大朱旭东部长希望来到北京的老师们多看,多体验北京教育文化,学到真本领、真识识,回去能更好地服务乡村教育。

    朱教授

    汤敏部长明确乡村教师的职责,青年教师如何在互联网上的学习?缩小城村教育的代际隔离,未来的教育学无止境。利用互联网,所学的新的方式、方法为乡村教育所用。

    汤敏部长 郑新蓉教授 董春雨教授

    开讲第一可由董春雨教授解读《共同的期待–––创新教育漫谈》,作为哲学教授从近代科学的产生于西方到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可以循序渐进规律来讲。讲到学校的素质教育的更需要创新教育,不仅需要培养高精尖的创新人才,更要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面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鱼和渔的问题。如何改变教育?用哲学的角度分析,学习科学史,以史为镜。重视科技史的学习,学会自主自觉的发现问题。

    如何授“渔”

    董教授用伽利略的惯性定律、落体定律解释,创新的能力,在于更多的思考才可以进步。作为人类“我思故我在”,要用批判思维的精神来学习。

    董教授讲解
    哥伦布的故事

        一个有心思考的教师才会创造出教育的新生力量,培养出的孩子必然会有自由的思想来思考解决问题。

        下午,我们百名乡村教师参观了中关村第三小学。感叹走在教育前沿的“大家三小”,人文化的设计模式,更加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如家般的管理,


    钟的设计

    学校门口的钟表设计,代表着过去、现在、未来。更多关照学生的点滴成长,教会学生在自己发现问题后,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把所学的知识为生活所用。这样的学校处处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从小不断观察生活,从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魅力和乐趣。学生有充足的阅读空间,更好的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图书馆
    特色区 茶艺厅 特色三小

    中关村第三小学是我国小学的旗帜,村小虽然没有强大的硬件设备,但因为有网络,有她特色的“三室一厅”的教育模式,打破了单一的授课常规,让孩子带动孩子,让各门课程相融合,使老师更关注学生,学生也更亲近老师。这样的做法,似乎和乡村的“复式教学”有相似之处,这样的设计理念,使孩子们从小就学会用灵动的看待学习和生活。

      未来我想农村的老师更要不断的探索和学习,在教育孩子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死知识,更要把学习带入生活,在生活中融入学习,到达润物无声的效果,一直都在努力。

    “启师计划––沃土奖”,百人合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行||启师致远––学习(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gv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