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心理专题月刊筛选池
白百何出轨,管我屁事!|大众的偷窥心理是如何蔓延发酵的?

白百何出轨,管我屁事!|大众的偷窥心理是如何蔓延发酵的?

作者: North_Youth | 来源:发表于2017-04-13 11:29 被阅读142次

    歌手追逐销售量 记者追逐点击量 没有谁比谁更善良

    ---题记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国内著名狗仔写下4/12,12:12要爆一条跟了12年的娱乐猛料,到昨天准时爆出了“证据视频”,并点名艾特当事人,整个网络立刻被这条新闻占据头条,热搜,10w+网文,堪比前几天的《人民的名义》。

    伴随这个"猛料掀起的狂欢",如同那句歌词"歌手追逐销售量 记者追逐点击量 没有谁比谁更善良"。之前看奇葩大会的时候就有一个来自营销界爆料段子手说过,狗仔和明星就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彼此需要,那就也要在某些时刻付出相应的代价,上帝是很公平的,对吗?

    然而在这条新闻的背后,我更关注的是,为何大家总是会对明星,名人,网红的隐私感兴趣呢?而且无论掀起多大的涟漪,或跟随时代的更迭,这个现象始终存在,是我们没有更一步进化呢还是这根本就是存在我们内心的“真实的人性呼唤”?

    一、我们为什么喜欢窥探名人的隐私?

    1好奇心

    偷窥源自于人类天生的好奇心,是人人都具有的欲望。人类潜意识中普遍存在对异性的窥视心理,尤其是大众人物更是人们偷窥的焦点,与性有关的偷窥欲为最强。在我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强大心理惯性作用下,即使是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谈性色变,而人们性的偷窥欲在宽松的环境下迅速膨胀。

    心理学家曾说过:欲望的被禁并不等于消失,它们被压在潜意识之中,变本加厉地寻找出路,“窥视”的禁忌越多,偷窥的欲望便越强。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们对别人隐私的窥探欲,来自于童年,来自对自己身世和来历的好奇心。儿童通过窥探父母隐私来了解自身来历,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正常欲求。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破解了父母的全部情感隐私,从理论上讲,这个孩子长大之后,将不会过分热衷于别人的隐私。有人在窥视别人隐私时,会下意识地把自己压抑的欲望、憎恨或期待投射到别人身上,尤其是那些性隐私被曝光的人身上,借着别人的身体,依靠自己的想象,在意念上发泄自己的性欲和攻击欲,在心理上得到报复性或胜利的满足。

    2获得关注,满足安全感

    人生活在特定的群体中,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体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以满足被这个群体其他人关注的需要。喜欢窥探别人隐私的人,大多数也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知道得比别人更多”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以显示自己的“能耐”。

    根据马斯洛的五层需求理论,安全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所不愿为外人所知的隐私。为了不让自己的隐私暴露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大家都有意无意地在打探别人隐私的同时为自己设置一道防护栏。在潜意识里有两手准备:一是在自己隐私受到威胁时用以威胁他人,二是借鉴别人的过错来完善或提醒自己。

    3满足大众集体偷窥的心理欲望

    偷窥行为分为两种,一个是个人偷窥,一种是集体偷窥。狗仔将名人的隐私公布与众,除了获得金钱利益的满足外,更大一部分迎合了大众“集体偷窥行为”的心理欲望。

    “集体偷窥行为”是指将个人偷窥或部分人的偷窥公开化、大众化,热烈地追逐着可以激起和满足人们欲望的东西。“集体偷窥行为”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一定意味着心理上的变态,因为心理学上说得很清楚:观看淫秽音像制品,并获得性的满足,不属于性变态的诊断。

    4满足心理的快感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未知的东西对人很有吸引力,从而偷窥成为人类的底层心理需要,人人都有,是私底下的爱好和快感满足方式,但我们一般都不告诉别人。然而名人、明星等作为公众人物,消费其个人生活也成为了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大众也对此习惯,在“粉丝经济”的驱动下使得更多的狗仔们前赴后继的爆料。就如同很多被明星们讨厌的“私生饭”行为也是如此,只不过那属于"个人偷窥行为",需要进一步诊断才能知晓是否属于心理问题。

    二、怎么看明星的的隐私被爆?

    曾有报纸对大众进行过一次采访,问及大家如何看待明星的隐私被爆,其中有一位这么回答“对明星背后的绯闻有着强烈窥探欲望的人大有人在,而这算不算是一种心理疾病我也不清楚。我想,这可以算是一次大的群体偷窥隐私事件,大多数追星族都会存在这样的心理,我觉得只要不影响他人的生活就好。”

    我想这代表着很多大众们的心理状态,只要不影响他人的生活就好。

    然而这真的没有影响他人的生活吗?

    然而你真的没有被这个报道影响吗?

    然而这真的没有让我们生活的舆论环境有所倾斜吗?

    2008年艳照门的爆出,几乎所有被牵涉在内的人都以"道歉"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然爆出此料的人却不见任何惩罚。

    2014年詹尼佛劳伦斯的艳照事件,她的强势表态让人们感到她的愤怒也让人意识到爆出此照的行为一种犯罪。

    意识认知的改变存在于每一次的行为之中,而每一次改变都源于我们自身。

    三、我们的舆论需要设定边界

    心理上的自我边界包括每个人的生活,所属的物质、精神、价值观、理念、爱情、亲情、信仰等,以及身体与他人身体间所需要的距离。所以,这也决定了,我们的心理边界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因心境而异。就象主人修建的一座房子一样,有卧室,有客厅,有进户门,有房子周围的栅栏,有大门,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进入你的领地的。设立“心理边界”,也需要替他人着想。如同什么可以爆什么需要考虑再三。有时你说出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别人很久。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百何出轨,管我屁事!|大众的偷窥心理是如何蔓延发酵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hb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