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路改變社交方式
社交網路讓我們的社會交流越來越便捷,但當這種片段式的網路互動過於氾濫地作用於親密關係時,則會造成危機。
從電話交流替代見面,到微信替代短信,社交網路讓我們的社會交流變得越來越便捷,然而,你是否意識到社交網絡對於親密關係的挑戰?相比于面對面表達情意,你是否覺得發送親親表情給愛人來得更輕鬆自在?自從把你的媽媽加為好友后,你在編輯朋友圈時是否會左右斟酌,然後最後實在受不了只能把她劃入分組可見?你是否發現家庭群是最安靜的一個存在,還比不上那些平常互動不多,但拋個紅包下去會被瞬間秒搶的營銷群?
是的,我們的親密關係在過於氾濫的社交網絡面前變得脆弱,甚至不堪一擊。
過度依賴社交網路
我們逐漸喪失面對面交流的能力,對現實交流產生恐懼。
我們每天都在互動,卻依舊空虛。
從QQ到微博到微信,社交網路越來越成为無法割捨的一部分。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說,早上起床可以不吃早飯,但不能不刷朋友圈,我們聚在一起,往往只是換個地方玩手機。久而久之,我們發現現實的互動變得艱難,然後我們逐漸喪失面對面交流的能力,對現實交流產生恐懼。
然而,透過社交網路的交流往往只是泛泛而談,我們可以向不同人群發送同樣的經過編輯的話,但這些話無法觸及心靈,所以我們每天都在互動,卻依舊空虛。這種情況出現在陌生人身上也就算了,但它卻趨於加倍地表現在親密關係上,試想當面對面交流與心靈互動成為一種奢侈時,親密關係能有多親密?
為何,親密距離被拉大?
親密關係是雙方對於彼此在認知中有著區別于其他關係體的關係定義。
然而,社交網絡讓我們的關係界限意識變得模糊,一個模糊的界限認知必將造成在與親密關係相處時的溝通困惑。
社交網路本身的設計對於人際關係就存在挑戰:
其一,社交網路具有逃避性,“已讀”提醒功能的取消就是對人的拖延逃避心理的縱容,我不想回答這個問題那就當做沒看見吧,因而微信紅包的又一功能是讓潛水的人暴露。
其二,通過社交網路發送的資訊不是實時的,它可以經過刪減編輯呈現出的最完美的狀態,所以,社交網路塑造的形象具有欺騙性。
其三,社交網路模糊了不同人群的界限,使你的媽媽與通過“搖一搖”認識的陌生人處於同一地位。
有人會問,我每天和愛人發上百條短訊,難道還比不上一次實時對話嗎?社交網路會給我們呈現一種親密繁榮,但很遺憾,那只是一種假像的親密,一種往往只是說說而已的親密,你說有空去旅行,這個想法是否在你放下手機的同時也一同被放下了呢?
社交網路挑戰了我們的獨處能力,一個無法獨處的人必然是個自我界限模糊的人,而親密關係是由獨立的個體所組成的,當我們無法與自己好好相處時,又怎麼能夠與愛人、家人健康相處呢?
總而言之,親密關係是雙方對於彼此在認知中有著區別于其他關係體的關係定義,然而社交網絡讓我們的關係界限意識變得模糊,讓我們的父母、愛人與普通朋友處於同一地位,一個模糊的界限認知必將造成在親密關係中的溝通困惑。
然而,不少人會忽略甚至習慣了社交網絡對於親密關係的隱患。不過,社交網路本身沒有對錯之分,但其交互設計以及人們的使用方式會讓其對於關係產生不同的影響。
所有片段式的網路溝通聚在一起也無法替代一段包含語音語調、肢體語言乃至瑕疵紕漏的現實交流。或許,有些真實的情感,真的只有在看到對方的眼眸時才會自然流露。當你躺在床上編輯“全世界晚安”的語句時,別忘了向你枕邊的愛人說句“晚安”。
非常感謝ICC社交網絡研究中心(iccworld.org)對於本文提供的有關社交網絡設計的學術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