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次看到“情绪劳动”这个词,明白了许多人在婚姻中出现抱怨冲突的原因。
“情绪劳动”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Arlie Hochschild提出的概念:
人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外,还存在第三种劳动——情绪劳动。
意思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或要求而做出的无偿、往往看不见的工作,被视为情绪劳动。
例如,一方在伴侣关系中被期望承担所有的家务管理工作,或者一个人被要求为了他人的舒适而牺牲自己的感受或需求。但这些又都是不被肯定和看到的付出,或者说做这些你虽然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别人却感受不到,认为是应该的或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相当于否定了你的一切。
作家杰玛·哈特莉将它定义为“为了让周围人感到舒适和快乐,所做的没有酬劳的隐形劳动”。
“情绪劳动”是破坏婚姻的杀手,在婚姻中男女都想要自由,想要被对方照顾,但婚姻是需要相互付出的,而不是去索取的,并且许多人在不断的索取中还不断的否定对方,让对方压抑情绪和需求,这就造成了矛盾。
我的一个朋友就经常这样,她在家中一个人照顾一双儿女,要满足孩子们的各种需求,辅导孩子的作业等各种问题;还要整理家中所有事务,并要抽时间工作,每天忙的筋疲力尽。
老公不仅不体谅,还认为照顾孩子,整理家中事务都很容易,他不知道朋友做这些已经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了自己,每天围绕着孩子,家务,工作过得像超级战士一样,而她老公却不肯定她的付出和价值,朋友脾气变得越来越糟,两人关系也越来越差。
要想改善关系,就要看到对方的“情绪劳动”,肯定对方的价值,肯定对方的付出,共同承担才能使关系更加亲密和牢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