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紧绷的弦基本持续四十天左右,这两天突然松弛了下来,准确地说,周一到周二。
心里仿佛有个声音挣扎着说:别压我了,放我出去,除了计划之内的事情,让我干啥都愿意!都愿意!
于是,身体跟随心智,开始懒散,用外界事物将自己填满,锄地、收拾、做饭、讲话、逛游、喂兔子等等,就是不去看专业课、学口语、看史书。
这种心中的反叛,自己有自己的抗争与较劲儿,也着实有趣。一方面,脑袋上空时时刻刻悬着一个幽荡的声音轻呼:来不及了,三月过一半了,你还没记住啥呢?要提前准备的,这可不能糊弄自己啊!人的差距在于业余时间啊,你可以先起跑啊,先写着论文啊......
另一个傲娇的小人又大声叫嚷着:哼,都“压榨”我四十多天了,我要玩耍,我不要被计划捆绑!我要随心走,跟本能(吃喝玩乐)相伴!
主体的我,确实给自己“放了假”,当然了,计划的程序要走,卡要打,只是走心否,自己门儿清。质与量不可分割,但量不等于质。
瓜胖胖2.
不知道啥时候养成的习惯,心累时,急需要被治愈,最心仪的方式是:一口气刷完一部校园青春爱情偶像剧,才能作罢。但碍于现实因素的困囿(流量、内存等)只能另寻他路。
读书是分类的,(我的理解)知识记忆类、理性技能类、感性温馨类、人物传记类、翻译小说类、日本文学类、医学类、社会纪实类、散文式小说类、英文原著、写作方法类、心理学等。
早上思绪清楚时,适合阅读识记类或者理性技能类,闲碎时间读些小说、传记、散文,大段时间读长篇小说或者深思类。
像这两天,缓慢的节奏,心里的呼喊是:找来一部抓住人心的轻喜小说来读,既有成就感(微信读书计时统计),又有快感(知道新的文字内容)。
琢磨先生在《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写到读书的三个层次:第一,增加生命的层次;第二,拥有更广阔的胸怀;第三,增加智慧。
我想,慢慢地挑选书籍、品味书籍、整理书籍,就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阅读习惯。
3.17 阅读打卡:史书&肖申克的救赎(完)&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虽然很想哭,但更想喝一杯奶茶&战争中没有女性
这是我今天的阅读记录,打开一本本书架(电子)的书,掀开红盖头,欣赏新娘的容装,期待、欣喜、略知,继续或者抛开,唯有品味,方能有话语权。
3.
稍晚些还是不想去,完成口语、语言打开,用刷小破站代替了心里的空虚,我非常喜欢的阿婆主,可妈可吗。分享了他们的毕业100天倒计时,完美计划,用影像留下了,那些抓不住的时光。
哇塞!原来,她本科是清华学生会副主席,好优秀的,但也着实通过他们的描述知道了,那些遥不可及的天之骄子的生活日常,除了满足好奇心之外,还给人满满的鸡血!
有想法,要去做的!适当放逐可以啊,但不可过度喔!
什么都敌不过现在就开始!
累了歇着,学时投入,玩时开怀;不后退,不后悔,世事永远没有对不对,青春流汗不流泪。
瓜胖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