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晴耕雨读读书社会热点
别再骂刘同和张嘉佳了,人家不是写给你看的

别再骂刘同和张嘉佳了,人家不是写给你看的

作者: 83430d2f72e0 | 来源:发表于2017-04-16 12:29 被阅读1818次
图片来自网络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知乎上看到黑刘同和张嘉佳的回答,比如“读一本烂书是什么体验?”下面就有很多。未经允许就不截图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翻翻。

我今天不是要为他俩辩解,也没什么好辩解的。喜欢与否本就是个人行为,无可厚非。

只想谈谈自己对这两位作家,以及这类被称之为“烂书”类书籍的看法。

先说张嘉佳吧。

初读《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在2015年秋天。

某天深夜,我毫无睡意,于是出去走走。

那段时间心情很差,总有想不完的心事和亟待解决的麻烦。一个人沿着人行道一边想着,一边走着,一边驱赶着蚊虫。街上已鲜有散步或跑步的人群,只有刚下班匆匆回家的上班族,和按着喇叭呼啸而过的私家车。

走着走着,渐渐觉得有些累了,便就近找了一处台阶坐下,歇歇脚。

坐了一会儿,觉得索然无趣,便掏出手机打开掌阅电子书,借此打发打发时间,排解排解烦恼。

随便逛了逛电子书城,偶然就看到了《从你》这本书。记得这本书在过去一年卖的很火,一度占据各大网上书城的榜首。作者也因此赚了将近2000万的版税,名列当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

我想,这应该是一本不错的书,否则作者也不会赚的钵满盆满。于是点了进去,一字一句慢慢细看。

说真的,故事真是太精彩太有趣了,不知不觉一口气看了十分之一。但也就只看到这里,因为后面就要收费了。

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书真特么太棒了,为什么我早没发现。

只读了十分之一显然无法满足我,但又不想花钱去买。只好先放一放,改天去图书馆找找,应该有。

后来确实去图书馆找了,也确实有,可惜被人借走了,而且此后数月一直都在借阅中,可见这本书当时有多火。

再后来因为一直都借不到,也就渐渐忘记了。

直到上个月,突然收到掌阅的消息提醒,有七八百阅饼要过期了。我觉得就这样任由过期有些可惜,于是去书城逛了逛,打算挑一本喜欢的书。

恰好这段时间用掌阅看的都是一些古典名著,比如《窦娥冤》《西厢记》之类的,都是公版免费读物,不需要阅饼。

逛着逛着,就又看到了这本书,可能是因为《摆渡人》的上映吧,这本书又被推送到首页。没做犹豫,直接买下了。

然而,戏剧性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跳过之前已经看过的十分之一,接着往后看。才读了十分之一,就读不下去了。感觉味道变了,仿佛换了一本书。我当时还自我安慰,这本来就是一本故事集,不可能每个故事都有趣,再读读看。于是又读了十分之一,这时痛苦与乏味就接踵而至了,简直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但我又不想就此放弃,毕竟这本书曾带给我很多美好与感动。就此放弃,总觉得有些可惜。于是咬咬牙,再试试。

当进度条走到43%的时候,我是真的一页都不想再读下去了。此刻的感觉变成了,这书真特么太烂了,为什么我要把大好时光浪费在这本烂书上呢?

你看我这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简直就像六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

你能说我是一个善变的人吗?别逗了,我又没学过变脸,哪有那技能。

我想造成这剧烈反差的原因,除了时间的积累,阅历的增多,还有环境与心境的改变。

所以我在开头插入了几段看似啰嗦的描写,也是想尽量还原当时的情景。

我相信没有当时情境的衬托,我应该也不会读的那么开心。

下面再谈谈刘同。

初读刘同的书,是在2013年,我当时正在乌鲁木齐找工作。

偶然有一天,我面试被拒,在回来的路上看到路口有个书摊,一辆平板车上摆满了盗版书籍,其中就有《谁的青春不迷茫》。我只是简单翻了几页,觉得还不错,就买下了,只要十元,不及一份拉条子(新疆拌面)的价钱。

那段时间,我是下定决心转行,不再从事任何与室内装修有关的工作。都说隔行如隔山,真是诚不我欺也。电话打了无数,面试几近麻木,然而却没找到一份满意的(应该说是没有一个对我满意的)。那段时间听到最多的就是“回去等通知”这五个字。

没有面试的时候,或是刚从某大楼垂头丧气地走出来却又不知道该去哪里的时候,我就走进南湖公园,找一棵四周无人的大树,盘腿坐下,掏出《谁》慢慢地读,细细地看。

那一刻,时间仿佛是静止的,空气是凝固的。灵魂像是脱离了肉体,独自飘游在三万公尺的云层之上。物我两忘,无事相扰。恍然一副“人在画中游,鱼在水中跃”之闲暇自在的舒畅感。

后来,在书店偶然遇到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以为应该会不错,于是兴高采烈地捧起来细读。好像只看了两篇,就再也看不下去了。

再后来,又在书店看了他的《向着光亮那方》。比上次好点,坚持看了四五篇,最终也同样看不下去了。

起先我很是不解,按道理说,作者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增多,写作的积累,文章应该越写越好才对。可是这接二连三的新书,完全让我察觉不出胜于第一本的地方。

后来渐渐想明白了。不光是刘同的年龄和阅历在增加,我也在改变。除了年龄和阅历,还有我前面提到的环境和心境。如今的情境,再也没法让我找棵大树坐下来捧着这类书籍,一读一整天了。

再说一件最近发生的事。

上个礼拜把《西厢记》翻出来看了看,也是一字一句看的。看完真想狠狠抽自己一个耳光,这么好的书为什么我到今天才读!

后来百度才知道,原来这本书里的某段被选入了高中课本,而我居然忘了。不是我上课的时候在睡觉,也不是节选的那一段不精彩,而是我当时根本没觉得故事精彩,所以也就没什么印象。

学这篇课文时,我才18岁,还是个懵懂无知不经世事的孩子,年龄与阅历都无法让我体会到这个故事的精彩与寓意。我想不光是我,当初跟我坐在一个教室大声诵读这篇课文的同学,懂的应该也不多。不信问问自己,当初有几个喜欢这篇课文的。

包括《项脊轩志》,当初也没觉得这篇课文有多精彩,可是如今当我再次读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被感动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学这两篇课文时,我才18岁,不懂其意,不觉其美;而如今再读之,我已28岁,已知其意,更觉其美。

所以你看,不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体会。

年龄没到,别瞎体会。

再说一件滑稽的事(看我多啰嗦)。

去年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安东尼的《陪你》,记忆中这是一本曾经大卖的书,于是翻开看了看。不夸张地说,真是咬着牙才勉强看了四分之一。合上书我就来气了,不是气作者,而是气自己。既然看了开头就已经知道不是我的菜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浪费时间呢!

也就上个月,我在某写作平台看到一篇这本书的摘抄,还给其起了个名不符实的标题,叫《美文摘抄》。真是“人有多大胆,‘脸’有多大产”。更不可思议的是,下面居然有几百个赞同和几十个喊着“感动”的评论。还真应了那句口号:感动无处不在。

在我看来这么烂的书,他们却大呼“感动”。是读者错了吗?不是;是我错了,我不该读不属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书。

十年后,这些喊着“感动”的初高中生,再翻开重读时,也许脸上的表情会和我今天一样。

但这并不妨碍其在他们这个阶段,被当做好书相互传阅。

就好比童话故事,你十岁的时候看得津津有味,别人会说“这孩子爱读书”;但是如果你三十岁了还再抱着啃,那我就无话可说了,除非这故事真的老少皆宜。

你说刘同和张嘉佳写的书烂,可是有人看的很开心啊;我说鲁迅和史铁生的书写的很棒,可有人却读不下去。

所以说,不管是新生代的写手,还是老一辈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都不是写给每一个人看的,而是写给特定的某一部分人看的。如果你不属于这一部分,没关系,还有另一部分。别走错就好。

就像郭敬明的书一样,我从来不去评价他的书到底是好是坏,因为我没看过。虽然我也翻过《小时代》,但也仅仅只是翻过,连十页都不到。我知道这不是一本为我写的书,看不下去我也没啥损失(硬着头皮看下去才是我的损失)。

世间好书这么多,还怕没好书读吗?

如果某本书真有那么烂,就不要再看了。何必损失了钱,浪费了时间,还惹自己一肚子气。

最后用某人在我某篇文章下的评论作为结尾:人家爱不爱管你什么事呢!

祝大家都能在书的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发现不曾察觉的精彩(这才是结尾)。

相关文章

  • 别再骂刘同和张嘉佳了,人家不是写给你看的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知乎上看到黑刘同和张嘉佳的回答,比如“读一本烂书是什么体验?”下面就有很多。未经允许就不截图了...

  • 多一些包容

    1、 包容不是放纵,同样批评也不是谩骂。 2、 最近张嘉佳的《摆渡人》被骂的很惨,今天张嘉佳自掏腰包请大家去看电影...

  • 初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第一章,第三篇。 去年买这本书,全因它与刘同的书捆绑销售。自那以后,我才关注了张嘉佳的...

  • 那些看张嘉佳、大冰、刘同的人

    说实话,我是一个逐渐失去自我生活节奏的人。 三年前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正值大冰、张嘉佳、刘同青春故事盛行的时候,想...

  • 我認爲的垃圾書目

    刘同: 《谁的青春不迷茫》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张嘉佳: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仲尼: 《如果还能再见你》 《...

  • 云边有个小卖铺

    云边有个小卖铺 张嘉佳 我以为我不会被张嘉佳的书感动到的。 可是当我看到王莺莺给刘十三出门的五百块,刘十三又留给了...

  • 云边有个小卖铺

    云边有个小卖铺 张嘉佳 我以为我不会被张嘉佳的书感动到的。 可是当我看到王莺莺给刘十三出门的五百块,刘十三又留给了...

  • 2018W3一组复盘日志汇总

    姓名 学号链接 蒙莉霞 01蒙莉霞 张文霞 11张文霞 刘嘉鑫 16刘嘉鑫 赵佳敏 24赵佳...

  • 分享—《云边有个小卖部》

    分享张嘉佳《云边有个小卖部》的一些阅读片段和张嘉佳的优美语录。这本书关于记忆,也关于回忆。 刘十三说:“外婆,你去...

  • 父母缺席的孩子为了得到爱受了多少伤 -读《云边有个小卖部》有感

    《云边有个小卖部》是张嘉佳的作品,张嘉佳就是那个写《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非常棒的作家。《云边有个小卖部》是张嘉佳20...

网友评论

  • 熊猫人永不玩嘻哈:这书我老婆买了一本。我随手翻了一下——烂透了,这也能出书?
  • 郭家大少爷:其实作者说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不同的年龄段读相同的书会有不同的感受,也不能因为你读的时候不好而对其评价,正如一万个人心中的林黛玉都是不同的。
    83430d2f72e0:@郭家大少爷 谢谢。
  • 聆枫物语:说得太对了!
    83430d2f72e0:@和枫细语 谢谢。
  • 545f2653a9c3:没看过张嘉佳的书,但我看了他的电影,是真的烂啊😂
    83430d2f72e0:@VERA_f8d7 这个我绝对认同。
  • 小事回收站:想起白百何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电影的女主,瞬间就失去看的欲望....
  • 19be96eda3af:当初也买了刘同的书,看了几张觉得这书真心不好看,但是这不妨害我喜欢他这个人啊~
    83430d2f72e0:@异常搜查官OFF 对的,就事论事。
  • 城北徐公29:看到张嘉佳就点进来了
    83430d2f72e0:好吧。
  • 80dd4ea0d91b:我今年十九岁,距看刘同的时间有三四年,已经有“他是在扯淡”那种感觉了😔😔
    83430d2f72e0:居然这么早就看了,不了解现在的学生。我那时候,只看《意林》。
  • f6ec6ecf4a3d:我感觉好比:“不要骂小鲜肉了,人家不是写给你看的”,书好不好就像电影好不好还是有评判尺度的。不能以读者年龄段和文化程度为由,不给予其评价的权利,《活着》等经典名著的读者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青年学生,评价不还是挺高的吗?
    83430d2f72e0:虚心受教了。
  • 小兄弟:找自己爱看的就行了
  • abbbc94d0a31:说的很在理,非常赞同👍读这几本书我经历的感受和你几乎一致,包括项脊轩志那个😂真的😂
    记得读《从你》时我也是看了一半没到实在看不下去了,书是从别人那里借的,那个人问我为什么没看完,我说不好看,那个人就说,有的时候读一本书不是为了看好不好看,一本书就是作者用自己的三观以及阅历营造的一个世界,读不同的书就是浏览不同的世界,浏览自己此生所不能遇见的世界,不管这“世界”如何我们都可通过它增加自己对人生“世界”的认识。
    我觉得这个人讲的还蛮有意思的,改变了之前我只要看两眼觉得不好看就把书扔一边不看的习惯。和作者分享哈😄(当然你可能不一定认同🐵)
    83430d2f72e0:不,我认同,这观点并不偏颇,谢谢你的分享,我们就是应该把有价值的思想传播出去,影响更多的人。再次谢谢你。
  • 661e86706d16:不同年龄,不同心境,每个时期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对于同一件事情
    83430d2f72e0:是啊是啊。
  • 3146f4949b18:这两本都买回家了,并且后悔了,以后不按照畅销榜买书了🙃
    83430d2f72e0:我没有买书的习惯,也可以说是不想花钱买书吧。一直都是去图书馆借的,有时候畅销榜确实靠不住。。。。
  • 可可为:对,每个人经历不同,想要得到的东西自然也会不一样
    83430d2f72e0:嗯嗯,中肯。
  • 西北的汉子:杨绛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感觉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不及先生一句话,与诸位共勉。
    83430d2f72e0:@小事回收站 嗯
    小事回收站:知行合一,读书也是在读自己的人生。
    83430d2f72e0:@河岸mhr 谢谢分享,言之有理。
  • 半亩方糖t:无论怎么难看,人家写完了就很棒了,况且也没说的那么不好,你没写就不要瞎BB
  • 书未来:棒!说的在理!
    83430d2f72e0:谢谢。
  • 默默huangjuan:有道理~🌻🌻🌻
    83430d2f72e0:谢谢。
  • 奇诺桑:我觉得,有的书,就是注定属于你的。不属于你的,读起来就会觉得矫情。我反而最喜欢刘同的三本书里的最后一本😂
    83430d2f72e0:说的很对,第三本不算看过。
  • 丁香与海:虽然看了《谁的青春不迷茫》并未看到作者的迷茫,但你的这个说法还蛮有道理。并不是每本书书都适合所有人,书籍有时候更多的是一种陪伴,与作者产生共鸣,然后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83430d2f72e0:@丁香与海 我看看
    丁香与海: @玉米公子 😄欢迎关注我的主题“晴耕雨读”,一起读好书。
    83430d2f72e0:你的这番话也会有道理啊!赞。
  • 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低斟浅唱:如果看了本误导人的书呢…
    83430d2f72e0:@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低斟浅唱 你这样说,我就很认同,比我的思想更有深意。确实是这样,有很多世界名著,我就没看懂。还是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够,还需要多多努力。谢谢你。
    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低斟浅唱:我想表达的只是,书是有好坏之分的。
    对自己口味的书,可能也只是被某种狭隘思想所吸引而已。
    所以,不要以看不看得懂为原则來选择书籍,有些晦涩难懂的书,多看几遍,兴许就懂了,可能会获得更深刻的领悟也不一定。
    83430d2f72e0:@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低斟浅唱 难道非要看完你才知道这本书是误导人吗?我不知道什么书会误导人,可能我从来不会翻看吧!

  • 乌鸦吃蛋糕:看一下,就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读的,就算是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味道
    83430d2f72e0:嗯嗯,是的。
  • 清澈的北风:没看过刘同的书,所以不会发表评论。早前看过刘同参加的一期求职节目,作为职场导师,在一个直播节目对一个女性求职者作出了“人尽可夫”的评价,震耳欲聋!
    938431968311: @清澈的北风 什么节目哪一期我去看看
    清澈的北风:@玉米公子 当然也可能是大家没了解“人尽可夫”的本义,反正百度一下“刘同 人尽可夫”有许多说法。我可能也是误解的人吧。
    83430d2f72e0:@清澈的北风 如果这是真的,那真是太过了。
  • 无梦之境黯泉:每个作者都有属于他的读者。
    83430d2f72e0:@庆知 对。
  • 两个栗子:非常赞同你说的。有一次我获赠一本书,但要求写篇书评。天呐,我真想给他退回去。这好端端地没事歇会儿,却平白无故地给自己添了份作业!那是硬着头皮看都看不下去的啊,我一直以为出书是件挺厉害的事,后来才发现这样的文章也能出书!现在我想大概就是不适合我看吧。
    83430d2f72e0:@两个栗子 我以前也看到过“赠书写书评”的活动,但是不敢参加,害怕自己看不下去或写不出来,所以不敢凑热闹。你的看法我也有,哈哈。。。。
  • 清醒小少年:全没读过
    83430d2f72e0:@清醒小少年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一样,就读自己喜欢的就好。
  • 花雨心:我就很喜欢刘同啊,而且他的三本书我都看完了现在偶尔也会翻一翻来看。总之就是喜欢
    花雨心: @雪白的宋画 他的三本书我是倒着看完的😂😂😂但是我也的确最喜欢他的向着光亮那方
    269ac040f84a: @花雨心 嗯,很喜欢向着光亮那方
    83430d2f72e0:喜欢就好,无需在意别人怎么看。
  • 木槿琳:我今天偶遇了一本书,很高兴!
    83430d2f72e0:我很庆幸。

本文标题:别再骂刘同和张嘉佳了,人家不是写给你看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ra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