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共享知识”的盛行,我们一边感叹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也使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另一边却又叫嚣着时间的不够用,好像你面前摆着一大块蛋糕,你却忙碌地无从下手,就拿读书为例,大家都知道读书好,花了很多钱去买书看、买kindle,每次买完书都对自己发誓我这一次一定要认真把这本书读完,最后看似时间、精力都耗费了,有的书却连包装都没有拆封。网上付费知识的视频、音频也是花费了许多金钱、时间,最后认真去听去看的又有多少呢?如此往复,最后自己干脆什么都不做了,免得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把这些时间放在追剧上不是好得多,何必这么折磨自己呢。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就是这么做的。(无奈~)
“饭团”刚兴起的时候我就关注了《人生逆袭手册》,奈何关注后,它就一直在那里静静地躺着,已经深深地被我遗忘了。突然最近无意间又瞟到了它,想想自己毕竟是付过费的,虽然便宜,但也是钱啊,于是自己决定重新开始阅读,并开始记录我的阅读笔记。
首先针对我上述谈到的读书的问题,就要先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再对症下药。在《人生逆袭手册》里,作者给我们提出了“三板斧阅读法”
都知道陈咬金没什么其他绝学,但是“三板斧”确实十分厉害,所以真正的武功应该就是简单粗暴,直击要害,阅读的方法也是,你要找准自己的阅读障碍,然后再一一对症下药。
其实作者自己也说,自己的这套方法只适合阅读非文艺、文学作品,即都是针对市场上的快消作品,因为我们的目的很明确,我们阅读就是希望能够学到一些东西。
我们平时之所以很难坚持将一本书读完,或者是坚持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说到底难住我们的就是以下三点:
费时多
精华少
吸收低
那么针对这三个问题我们改如何去解决呢?作者给了我们以下三个方法:
扫读法(快)
读精华(准)
写作法(狠)
具体的读书步骤我觉得可以分为以下4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方向 确认书单
既然作者从一开始就给我们指出了我们读书是为了学到一些知识,所以我觉得首先在书籍的选择上就应该有所取舍,所以第一步应该是先确定你想学习哪方面的知识,然后在网上去找书单,最好每本书先在网上搜一下相关简介和评价,以做到心中有数,虽然前期会花费一些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总比你兴致勃勃地胡乱地买一堆书回来,最后却都被扔在小角落里强吧。
第二步:查看目录 选出重点
一般实用型的书籍通过目录你就能大致明白这本书的行文脉络和内容结构了,通过每个章节的题目,根据你自己的需求,应该把需要详读和略读的章节区分开来,这样,在阅读的时候你就能够有所取舍,时间的花费也会少很多,而且你是带着目的去读,效率也会提高很多,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读完最后还是混沌的。(想当年我学《编译原理》的时候,真的就是从头看都尾,愣是不明白讲的啥?)
第三步:扫读全书 精读重点
其实现在市面上的很多书,真正的精华部分时分有限,我觉得作者有两句话写的很好:
对于一本书的定价来说,如果能有1%的知识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派上用场,那么这本书了给你创造的价值就已经远远值回书价了。
读书的正确姿势,是花20%的时间,读80%的重点。
所有在尽量少的时间里获取我们真正的养分就是读书的效率。这个过程作者也说了,需要我们慢慢去训练。
第四步:取其精华 实践输出
读书的目的最后还是为了能为我所用,就好比听故事,只有当你能够流利地复述出来的时候,这个故事你才是真正的听进去了,读书也是如此,虽然书中所讲的一些理论方法需要长期地去实践,但是我们也可以像转述故事一样,把我们所读的内容以我们自己的理解能力将其写出来啊,这样不仅锻炼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加强了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如果顺带着能给别人带来帮助,打造个人的影响力,那不是更好吗?
就拿我为例,既然我决定要好好研究读书这个话题了,我就要先去搜集相关的阅读材料为我所用,然后将重点列出来(比如那张图,就是我自己总结制作的),最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整理出来这篇文章。
最后,给大家一个建议:
一定要立即行动起来哦!
作者将方法交给了我们大家,但是还需要我们自己去多加练习,无论是扫读法还是写作输出都需要大家不断地去练习、去死磕自己这项技能,尤其是写作输出的能力,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就将自己的阅读都输出出来,比如我阅读作者的《三板斧阅读法》,就立刻在简书上操练起来,虽然知道自己的写作能力还需要不断地去提高,但是总是嚷嚷我要提高我的写作能力,还不如立刻马上行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