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妹:
咱俩年龄实际差的不大,只差三岁,所以我们非常理所当然地从小玩到了大。我们每天晚上在姥姥家看大风车,在床上翻滚和跳舞,上了初中,我还跟着你看巴啦啦小魔仙,上了高中,我还跟着你哼许嵩的素颜,时间在人的童年像一根线,在这根线上,多大的孩子都能交流,都做相同的梦和唱相同的歌。
后来,我上了高中,上了大学,相应的,你上了初中,上了高中,我们的童年相继结束,平滑的线起了褶皱,我们能聊的东西越来越少,我们忘记了鸟在向月亮飞去,幼儿园的栏杆从绿色变成了蓝色,树叶的纹路有六种方向。我逐渐沉默,你也逐渐沉默,我们坐在一起,从过去你教我玩4399小游戏到后来我教你化学和物理。
再后来,你也上了大学,长成了大高个,变成了大人,于是我们成了两个大人,大人的世界总是随年龄递增阶级分明,于是不知不觉,我们成了两代人,我们走在一起,总是我在讲,你在听,有时我想装作和你年龄一样,又觉得不像,于是,就像人的成长速度在一生里并非均匀分布,三年的距离,此时在你我面前显得特别遥远。
但话说回来,距离远并非没好事,所谓距离产生美,距离其实不仅能产生美,还能产生挺多好东西,比如因为我比你大,所以我将要给你嘚逼逼一些我见过的人,遇过的事,想的半清不清的道理,说到讲道理,我最痛恨讲道理,看谁在讲道理,真想给他一拳,不光是道理,就是课我也不愿意听,我从高二就没再听老师讲课,我觉得他们在耽误时间,谁愿意听你们讲东西啊,有这时间我自己琢磨清楚了。
所幸这世上像我这样的邪逼不多,而你则肯定不是,从小到大你听我话,受我指挥,所以我讲的东西,你最好还是听一听,况且,有些事是我掉过坑走迷糊路才想明白的,除非你像我一样抗揍,有些事能听明白并躲开,就不要亲自经历并承受了。
我说我为啥要给你写东西呢,我说呢,因为我突然意识到,你大学都快上一半了,你是个大姑娘了。我过去总有这样的见解,高中毕业后,当女生褪下校服,解开辫子摇摇头,当云一样的头发滚滚而下,她们就和男生不是一个物种了,后者,褪下校服摇摇头,依然是个纯傻逼。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我要给你聊一些作为年轻姑娘,你将会遇到但可能不太擅长处理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这些事上自学校下自家长,在我们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的所有时期里,被忽视、打马虎眼、声东击西、指桑骂槐,被简化,被拖延,被异化,被扼杀,这些事包括但不限于:为何学习,如何生活,啥时候以及和谁搞对象。
我的重点不在于抨击我国的教育制度,只是说,只要看看大学生自由蹦极的案例就知道这事不说也是个啥情况了,多少大学生以为自己来到了自由之地,但实际上,他们却像小白鼠似的从一个笼子钻进另一个笼子,他们不懂和人交流、用单一的观点看待工作和爱情,结果是,他们脆弱的自尊和世界观受到打击,自己却没有足够的心智予以调解,于是走向极端,或者沉沦。
我当然不希望这种状况在你身上发生,当然,即使我不说也当然不会发生,但作为擅长杞人忧天的神经紧张怪,我还是要给你讲讲这个社会在搞什么,社会里的人在干嘛,特别的,男人们和女人们在干嘛,以及他们碰到一块就会产生的爱情,爱情是啥?以上这些事大学生们其实都没想明白,但他们却处在其中,并且他们自以为很懂,但事实总在证明,当一个人没把事想明白就迈开步子做时,他很可能扯着蛋。于是,并不一定我讲的对,并不一定你听的懂,并不一定要通过这些字对你产生多大改变,只是说,许多事,多想想,总没错。
首先,我要讲讲成年人和孩子的区别。
从法理上讲,一个人年满十八岁就算成人了,这一点没人质疑,但作为大学生,你总会发现,在家里,在学校,在出租车上,所有长辈都这样称呼我们:孩子。这样的称呼尤在女生居多,包括其他人,包括她们自己,都称自己为“女孩子”,似乎这样的称呼能够宣誓她们年轻的主权,能够显现她们靓丽的光芒,对于男生来讲,他们很少自称为“男孩子”,他们大概是嫌这样的称呼影响到了自己的男子汉气概,于是相对的,他们更爱被人叫做“小伙子”。从这点就能看出,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上,男生和女生对待年龄这事有不同的逻辑,似乎是这样的,女生更害怕被当做大人,她们从不用虚岁,直到生日的前一天,她们也坚持不在年龄上多添一横。男生则好一点,他们甚至有些嫌弃自己年龄太小,以至于“脸上没毛,办事不牢”,和女生不同,他们尽可能把自己打扮得成熟,以博得同龄女生的注意,当他们看到那些为了迎合女生审美而把自己打扮得像个鹦鹉似的男生的时候,他们会称对方为“娘炮”,或者“同性恋”。
但话说回来,不管男生女生们自己怎么想,他们都已经是大人了,就算他们叼着奶嘴,穿着开裆裤在街上裸奔,他们也是大人。做大人的逻辑其实很简单,简单到能用两句话概括:没什么是理所当然的、自己为自己负责。
这好像是两句废话,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两句很重要的废话。这两句废话甚至重要到了这样的程度,如果有人没意识到这两句废话的重要性,那人也就废了,而事实是,这样的废人在大学里还真不少,当然,除了废物,他们的光荣称号还包括但不限于:巨婴、妈宝、肥宅、百度认证抑郁症晚期患者。
这种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呢?答案很简单,中国人吃饱的太快了,世界和平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前几批吃饱的人只顾着让自己的后代吃的更饱,而忘了告诉他们自己是怎么吃饱的,以及过去没吃饱的人是怎么活下来的,于是这些住着带卫生间的商品房吃着果冻上着国家用纳税人的血汗钱经营的大学的家伙们,竟然在为生活的不公抱怨流泪?
别说生活了,就连生存,都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的生命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是理所当然的,没人能理所当然看到世间万物,否则世上就不会有盲人;没人能理所当然走路和奔跑,否则世上就不会有轮椅;没人能理所当然吃饱穿暖,否则世上就不会有战乱和饥荒;没人能理所当然在凌晨的街道闲逛,否则世上就不会有抢劫和强奸;没人能理所当然在疫情肆虐的地球上正常生活,否则全球就不会有上百万的病亡;没人能理所当然有父母,否则世上就不会有孤儿;没人能理所当然喝上纯净水,否则世上就不会有血吸虫病;没人能理所当然获得教育,否则世上就不会有文盲;没人能理所当然长高,否则世上就不会有侏儒;没人能理所当然出生,否则世上就不会有堕胎;没人能理所当然年轻,否则世上就不会有衰老;没人能理所当然寿终正寝,否则世上就不会有横祸和癌症;没人能理所当然活着,否则世上就不会有侵略和屠杀。
更不要说高学历了,更不要说长得漂亮了,更不要说宽敞的房子和便利的城市生活了,更不要说爱情了,这些东西没有一样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样不是需要通过自己努力争取、而非向父母、朋友、爱人索取才能得来的。就算争取不到,就算失去一切,作为成年人,也应该意识到,这便是生活的本来面目,除了接受,我们别无选择。
因为没有理所当然,于是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这样做,因为我们还是个孩子,父母还有责任为我们庇护(即使这也不是理所当然)。有些父母可能做了太多工作,成了他们孩子的“无限责任公司”,于是即使成年,这些人仍然躲在父母背后,吃饭穿衣由父母承担,恋爱婚姻由父母包办,自己和自己的孩子都由父母照看,我想这种现象,全世界也只有在神州大地才能出现。
另一群人,则张口闭口“原生家庭”,似乎他们并非是原装中国人,而是在童年时期被父母送到了越南,屁股上印有“MADE IN VIETNAM”,因此对“原生家庭”产生了阴影。实际上,除了少数实在奇葩到毁天灭地的灭霸型家长,比方母亲吸毒,比方父亲拉皮条,或者父亲给母亲拉皮条,或者父亲赌博并有恋童癖,或者父母两人都赌博,如果是这些情况,那么确实是“原生家庭”的锅,并且这种家庭实在应该上今日说法。除此以外,如果说因为所谓的父母不和或离婚、家庭冷暴力、单方或双方望子成龙晚期患者,或者家庭破产,或者单纯的不富裕,就哼唧着“原生家庭”种种,并把一切挫折的缘由归咎在父母身上,便是典型的玻璃心了。
当然,越是物质丰富环境和平的年代,越盛产这种玻璃心,你说他们脆弱吧,他们却还真敢玩自由蹦极,表白失败或者爱情破裂了,他们就要蹦极了,考试没考好或者作弊被抓了,他们就要蹦极了,父母拿不出钱给他们买房子或者被老板骂了,他们就要蹦极了。
于是知道,成年不仅在于酒吧、驾照和性,还在于接受和承担。每个人其实都应该意识到这件事,即如果他真能想明白并真能接受所做行为的一切后果,他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最怕是想不明白、不想承担,不仅不承担,反而要抱怨、转嫁。
当然,没人是圣人,我们难免想不清、非要做、怕痛苦、要犯错,结果,要遇到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应对的局面,于是我们需要家人,需要朋友,需要爱人,这是需要甚至必要的,毕竟没人能活在独立的世界。但归根结底,我们能依靠的最靠谱的人,其实还是自己,于是多默念:没什么是理所当然的、自己为自己负责。
接下来,我要讲讲最能定义我们社会属性的活动,工作。
前些时候,听周围的长辈说,你知道要努力学习了,比方从过去的一见书就打瞌睡到现在的撵不到床上,还听说,你也有了自己的小事情,比方课余时间赚点零花钱,于是我知道,妹妹有自己想法了,所谓千金难买自己有想法,这是件大好的事情,它标志你开始想要谋划自己的人生,而不愿甘心当做父母的小家伙、或者当乖乖学生了。我想,一切老师和长辈的唠叨教化都不比自己的憧憬,憧憬如种子,在它生长之前,没人知道谁是什么树,有人长成了香樟,有人长成了臭椿,还有人长成了大葱,无论如何,总得长成个啥东西,当然,要立志,要向上,但也不要太累,随着自己的志趣生长,不攀比,不嫉妒,不骄傲,做自己。
说到哪了,说到工作了,所以说,你开始有自主的意识了,于是你会随之发现,充分的自主必定是建立在经济的自主之上的,而想获得经济的自主,就得工作。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事物会不断离开我们,其中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但有一样东西最好不要离开,钱。当然,不需要很多钱,但得足够我们的吃穿日用,除此之外,我们每月还需要逛一趟万达广场,看看电影,整波秋天第一杯咖啡,我们还需要吃点小龙虾,为了实现吃虾自由,我们还需要定期去找牙医护理牙齿,为了持续迷晕男朋友,我们需要化妆品和美容店,我们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定额存款应对持续低迷的世界经济和潜在的住房、医疗需求。而这些东西都需要钱,都需要工作。
我想你我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想我们的父母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我们都来上大学,而不是去步行街卖凉粉了。大学是社会的前哨站,是工作的培训基地,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对此你要明白。你可能会在大学读很多书,转悠几个地方,可能会交几个好朋友,可能会把几个社团搞得风生水起,可能找个对象甚至好几个,但你要明白,这些事都是副产品,大学唯一能带给你的就是获得工作的入场券,你也要明白,不论是读研,还是考公务员,或者自己创业,大家的目标也都一致,搞钱。
于是我们又会遇到一个问题,我们去哪搞钱呢?
我们去哪搞钱呢?这是人类历史经久不衰的大命题,几乎所有革命性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这句话。一群欧洲贵族问:我们去哪搞钱呢?于是他们派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一群欧洲资本家问:我们去哪搞钱呢?于是他们挑起了一战。一位老人问:我们去哪搞钱呢?于是他在南方画了一个圈。
我们不要讲那么远,只讲过去四十年。四十年前,中国还处在绝对的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经济体系下,简单说,农村都是农民,城市都是工人,农民和工人有个共同特点,他们的居住场所和人际关系一般围绕着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及相应设施,换句话说,他们大多和家人一起在家乡工作,市场经济及依托于其的人员流动性几乎没有,即,很少人背井离乡。
改革开放后,原有的经济体系被打破,生产要素开始受“看不见的手”指挥,并在全国范围广泛流动,这个趋势直至今日。说人话就是,想挣钱,得去能挣钱的地方,而能挣钱的地方可能在天涯海角,于是所有人都得背着小书包坐着小火车突突突到处跑。
于是你应该接着明白,一切你在大学见到的人,大概率都会在毕业的时刻作鸟兽散,大家唯一会去的地方就是能给他们工作机会的地方,这个地方可能在大学本地,可能在北上广,可能在家乡,但肯定不会所有人在同一个地方。
于是讲了这么多,我想说啥,我想说的就是以上这些事,即大学能带给你的,就是工作机会,你拿着大学文凭去哪,你也不知道。当然,你也可以知道,那就是你想去的地方,当然,你想去哪,你可能又不知道,即你上完大学,大概率你还是懵逼的,那这咋办呢,那你自己想办法吧。
我要讲的第三点,叫做爱情和生活。
作为你从来没搞过对象的哥哥,今天要和你探讨爱情,可以说明我有多不靠谱了吧。
首先,你想和谁谈恋爱,谁想和你谈恋爱,你啥时候想谈恋爱,谁啥时候想和你谈恋爱,这是你的自由,这我无权干涉,也给不了建议。我想谈的,是爱情本身。
啥是爱情啊?
有人说,爱情是种感觉,有人说,爱情是陪伴,有人说,爱情是激情,有人说,爱情是一块成长,有人说,爱情是一辈子,有人说,爱情是走到哪算哪,有人说,爱情是长得帅,有人说,爱情是长得帅还贼有钱,有人说,爱情是精神契合,有人说,爱情是精准扶贫,有人说,爱情是理解,有人说,爱情是责任,有人说,爱情在于运动,有人说,爱情是以上的我都要,有人说,爱情是毒药,有人说,爱情是病毒,有人说,爱情是毒品,有人说,爱情招你惹你了,有必要说这么难听吗,有人说,爱情不存在,有人说,爱情是人,有人说,爱情是激素,有人说,爱情是概念,有人说,爱情是社会产物,有人说,爱情在于你相不相信,有人说,爱情在于不管你相不相信它都在。
太复杂了,脑袋都炸了,爱情有这么复杂吗?其实爱情一点都不复杂,不复杂到一个字,爱情就是一件事。
又是句废话,谁不知道爱情是件事啊。是这样的吗?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爱情是件事,不光如此,他们甚至连事是什么都不知道。
所有的事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始有终。
爱情是件事,故爱情也会有始有终,这是万象纷杂的爱情概念中唯一确定的。爱情有始有终,故你不会盲目期待,无底线地迎合或索取,并且在爱情消亡后过度悲痛,以致不再相信。
爱情没有信不信的,它有生有灭,有来有往,它来的时候,你不会不相信,因为它活生生地炽耀着,它走以后,你知道它曾经发生过,但此刻再没当时的感觉。
作为一件事,爱情的第二个特点即是,爱情很简单,简单到不需要推敲和筹谋。爱情不是锅,不能啥都往里装,也不能啥结果都推它身上。爱情不是药,治不了自私、贪欲和恐惧。爱情不是火把,暖不热本就寒冷的心和枯寂的精神世界。爱情不是交易,不能各取所需。对爱情期望越大,两人的感情越容易变成怪兽,把爱情看得太重,人越容易往里加柴火,当柴火被推翻,两人重新陷入严寒,爱就容易生恨。
和爱情很像的一件事,我称之为生活。为啥很像呢?两件事都与相处有关,只不过前者是和一个男生相处,后一个是和自己相处,为什么要把两件事放在一起讲呢?因为两者是这样的关系:我们恋爱,是为了生活,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非反过来。
通常来讲,女生比男生更懂恋爱,也更懂生活,在这两方面,男生天生是白痴,他们的爱情,就是畅想床笫之欢,他们的生活,就是工作。但为了爱情,女生还得去找男生,因为爱情,女生还得和男生一块生活。同样因为更懂,所以更注重,于是,女生爱来爱去,好像要搞到不会生活,要被爱情忽悠瘸了一样,感情里没安全感的总是女生,希望更多陪伴的是女生,希望得到更多惊喜的,还是女生。对于男生来讲,除了女生,好玩的东西更多,有游戏,有兄弟,实在不行还有学习,于是需求不对等,于是爱情出现微妙变化,所谓“你既然想要啥啥啥,你就得给我啥啥啥”,所谓“看我为你付出了啥啥啥,你还不为我付出啥啥啥”,爱情于是出现分工,成为市场,这便是爱情变异成的第一个大怪物买卖怪;第二个怪物,叫做虚荣怪,因为寂寞,因为欲望,因为随大流,要去找对象,这样找来的对象有什么用呢?寂寞是因为自己不够有趣,而非爱情摄入不足,欲望是黑洞,爱情可填不满,随大流的爱情呢,就像车站的人流,两人有多快遇见,就要有多快分手;第三个怪物,叫做软体怪,凡事靠在对象身上,像条鼻涕虫一样,要知道,所谓“不知道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又所谓“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恩绝”,男朋友厉害很好,但自己厉害不是更好?
于是知道,爱情不是锅,不能啥也往里装,即使要装,希望你装进去的是自主、勇敢、理解和包容,男朋友可以很好,也可以对你很好,但,不要强求,男朋友不是党员,不需要为人民服务,更不需要无条件为你服务,毕竟,如我上面讲的,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于是知道,爱情不是药,寂寞可以由男友哄,也可以独自去西西弗买两本浅薄的畅销书,或者拉着闺蜜去吃海底捞,男生真的不是必要,况且他们大多不懂你在想什么;于是知道,爱情不是火把,真的不要想着通过爱情拯救一个人或改变一个人,也真的不要让人试图喜欢自己,如果感到累,就让他滚蛋;于是知道,爱情不是交易,在爱情里期望越多失望越大,期望越少得到的越多,因为,爱情很简单 ,爱情很无辜,爱情没什么大不了。
爱情之外,要记得生活,要记得和自己相处、和男友以外的人相处,即使在爱情里,绝大多数时间我们也是在独处,于是知道,和爱情相比,更重要的是生活,我们需要爱情,是因为我们需要更好的生活。
于是对于爱情总结为这样三句话:活自己,去给予,大大方方地拥抱和道别。
多说无益,余不一一。
你哥
2020.10.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