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丰富与贫瘠

丰富与贫瘠

作者: 胡畅舟 | 来源:发表于2023-04-07 00:15 被阅读0次

说到中国的西北,似乎是很大的一片区域。或许有人想到的是矿产丰富,有人想到的是少数民族和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西北那片区域到底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在这样一片看似其他地方很不同的土地上,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如何发展的呢?

首先,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西北包括三个区域,分别是:新疆,宁夏和河西走廊。

首先,先来描述这几个地方的地之理。其实,这三个地方的地理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三个地都属于亚欧大陆的最核心,离海最远。而三地的自然景观都包括草原,沙漠和绿洲。新疆主要有两个盆地,其他地方还有很多小盆地。由天山隔开,周围包括草原和高原,而新疆的绿洲都处于山脚下,因为从山上融化的积雪可以流下来。而新疆的降水是西多东少,西边的水主要来自于大西洋水汽。从气候的角度来说,三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因为其处在内陆最中间。

那么从人之文的角度来分析西北,处在如此偏远和环境恶劣的地方,它们会如何发展呢?

而最初的新疆则主要分为两种生活方式。由天山分割为南疆和北疆。北疆较为湿润,草原较多,所以形成了游牧的生活方式。而南疆虽有绿洲,但大多还是戈壁,沙漠,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形成了绿洲农业,但是范围和面积较小,较为落后。而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新疆注定不能形成很强大的文明。第一是自身不强,第二是水源较少,第三则是较为分散,规模较小。

最初的河西走廊区域几乎没有发展,因为面积较小,而多为沙漠,也人烟稀少。

但是,这只是他们本身的生活方式,既然存在,就总要与身边的文明互动。那么,这些区域会和什么区域互动呢?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我们来说说有关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发展。这片大地在最初是几乎很弱小。那么,中国的哪些朝代会影响西北这片大地呢?在河西走廊,敦煌这个城市非常出名,被誉为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之前如此寂静,为何这里会有如此灿烂辉煌的文化呢?主要影响到这里的是汉朝和唐朝,在中原安定的基础上,适当的对外进行开拓。从农耕的视角,这里不适宜开拓。但是在汉朝时,为了抗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共同抗击匈奴的力量。所以没有达成目的,但是更加了解,后来开始管理这片土地。西汉对这片土地主要采用了两种控制,在祁连山下,有冰雪融的水,形成绿洲,而且离中原较近,于是进行屯田,形成了河西四郡。但是西域绿洲分布有限,而且离中原太远,所以在这里设置了都护府,从军事上进行控制。而至此以后这里有安定的秩序,商品也开始进行流通。

唐朝也与汉朝极其类似,唐朝的强盛时仍然只是对这里采取军事控制,但是这也同时促进了商业文化的联通。可是这种统治方法是有问题的,唐朝并没有对西域进行文化控制,一旦军事力量减弱,这种控制会立即消失。

那么,当中原难以控制这里的时候,这里会如何发展呢?在难以控制的时候,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文化可以快速传播 且极有主动性。而典型的代表就是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一个多元民族,一部分来自蒙古草原,一部分是南疆上的土著,他们深深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在这中间,敦煌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呢?因为敦煌是河西四郡之一,也是一个重镇,所以在这里有了文化的汇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模样。

而在唐朝后,中原失去对这里的控制。清朝时,是否要重新收复呢?此时面临着两种选择。一些人认为这里是化外之地,不值得收服。而另一些人觉得这里要收复,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点是要防备沙俄。第二点是虽然这里没有完全开发,但是有很大的潜力。最终,清朝选择重新收复西域,被命名为新疆。清政府该如何影响这片大地呢?选择采取的依旧是军队加移民农耕。

而到了新中国,新疆的发展和管理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主要碰到的困难就是文化有隔阂,且归属感较低。这和新疆始终没有受到中原文化的同化和完全渲染有关。而为了保证新疆的稳定,决定派兵稳定。1954年10月,把当地的兵转化为生产建设兵团,同时进行屯田和军事防卫,利于更加稳定的发展。而这些行动在新疆北部更多。

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建设,这里被称为瓜果之乡,还有许多有质量的棉花。因为这里充足的光照和巨大的温差利于水果糖分积累。可是,这里的农业不利条件也很明显,干旱缺水,且多风沙,这里的人就想出了坎儿井,用地下水的智慧。

而新疆的油气资源也很丰富,盆地聚集区域富含油气。比如克拉玛依。而当地的发展情况是北疆发展较快,移民也更多。但是正是这样的经济差异引发了不满,很多人认为是汉人掠夺新疆的资源,出现了民族大于国家的想法。从地理的角度来考虑,主要是因为这里是通道,所以可以受到多方影响。导致了部分汉化,部分伊斯兰化,有文化的差异,所以才有隔阂。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发展技术和教育,理解这种差异,加强当地的发展。

而在未来,新疆要逐渐从靠天变成靠技术而活。靠天的优势是有资源,但是劣势也很明显,只能听天由命。而靠技术的优势是有自己掌控的能力,但是转变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可是新疆总要完成转变,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

从区域互动的角度而言,这里可以依然作为联通的通道,联通商贸和不同的文化。

这就是我看来西北的过去和未来。或许有的过去联通性不强,因为贫瘠的地理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在现在,有了互动之后,不仅有了文化的交流。还发现了更多的资源,会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 贫瘠与丰富

    每当我设想你婚后的日常 脑海里总是浮现你从鞋柜拿出拖鞋 迎接下班丈夫的情景 不知道 是你的生活真的如此贫瘠 还是我...

  • 贫瘠模式与丰富模式的教育

    贫瘠模式下的教育,只是应试教育,一切为了成绩而触发。而丰富模式的教育,应该加入更多的课外的活动,例如阅读,参加运动...

  • 我那贫瘠而又丰富的感情

    接下来我想写写自己的感情经历,其实我觉得我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虽然现在很多人羡慕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完美的老公,但是...

  • 贫瘠与自由

    我爱贫瘠的土地 剩余热闹的城市 我怕无能为力 更怕趋炎附势

  • 贫瘠与爱

    我把所有的情绪收起 锁在箱底 贴上潘多拉魔盒的印记 钥匙扣在我的心里 我的血肉里 你休想 逃离 逃离 这贫瘠的囚笼...

  • 贫瘠与肥沃

    听着钢琴和小提琴的合奏曲,我看书,她哼着歌,慢慢地睡着了……看到孙瑞雪的《完整的成长》里面的一个章节,一个13...

  • 贫瘠与富有

    那么晚了,是因为在乎,而你是不是因为无聊。

  • 精神与物质

    古,精神与物质皆贫瘠。 初,精神领先于物质,物质贫瘠。 今,物质领先于精神,精神贫瘠。 末,精神与物质皆得以满足。...

  • 是我们太敏感,还是社会太混乱?

    文/小愤青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们今天的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精神却越来越贫瘠与麻木,生活中充满冷漠...

  • 谈《月亮与六便士》

    英国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所著的《月亮与六便士》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外国文学。 作品人物的贫瘠却又丰富的内心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丰富与贫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tp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