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4
封面这本书都在2012年9月读过一次,那是刚开始跑步后的第一个秋天。从5月份,最初的800米一路坚持跑。九月开始工作,正式开始跑步减肥,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想要从一本书中找到坚持下去的动力。毫无疑问的,的确是找到了。后来专门买回家一本,在缺少动力的时候就随便翻开一页看一看。
第一次读的时候,我刚刚开始跑步。之前没有认真读过村上春树,在各大论坛和经验介绍的文章里看到这本书,所以找来看。那时候跑步对于我还是陌生的,刚刚入门全程半程都是遥远不可企及的距离。这一次,我又一次认真读,我依旧是个新手,是个写作的新手,高产的村上依旧是一个遥远不可企及的目标。《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不光是写跑步的所思所想,还写了在这期间的生活和写作,我可以将它当作圣经来阅读了。
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读的,每一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发现之前完全不会注意到的细节亮点。
上次阅读的时候没有做详细的读书笔记,因为只是想从书中获得动力。后来会抽出其中的某几页读一读,体会村上的坚持。这次,要将每一篇文章细细的读,边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
前言 作为选择对象的磨难
【其中一位选手,自从开始跑马拉松,每次比赛都要在脑中回味哥哥(此人也是一位长跑运动员)教给他的两个句子:Pain is invilable.Suffering is optional.这便是他的真言。其微妙的含义难以正确地翻译,明知其不可译而硬译不妨译成最为简单的:“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关键词是这个optional。假使说,跑着跑着突然觉得:“啊呀呀,好累人啊,我不行啦这个“好累人”是无法避免的事实,然而是不是果真“不行’还得听凭本人裁量,我以为,这两句话简洁地归纳了马拉松比赛最为重要的部分。】
我问过很多跑者一个问题,跑马拉松的时候你跟自己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答案一般是两种,一种是重复地骂自己SB,只有神经病才会花钱找罪受来跑马拉松呢,再也不来了;另一种是,再多跑一点,就一点。这两种状态是跑马人都能理解的,我们经常在跑步的过程中无比痛苦的嫌弃自己有病,同时还要欺骗引诱自己再多跑一点点,在两种状态的交替中,完成比赛。跟我们相比,这个选手的跑步箴言更富有哲理,这个真言是对跑步比赛的完美诠释。我们无法避免跑步过程中的痛苦,但是这种经历和痛苦正是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变得美妙。跑了这些年,对这种自己选择痛苦的美妙深深吸引。
第一章
【七月底我来到此地,一如以往,租了一套公寓,早晨趁着凉快的时候伏案工作,比如说此刻便在写这篇文章,关于跑步的自由的文章。现在是夏天,当然很热。……他们并不知道,打东北方从不间断地吹来的贸易风(信风)让夏威夷变得何等凉爽;他们也不知道,在鳄梨树那风凉的树荫下安闲地读书,兴之所至便去南太平洋的海湾里游泳这样的生活,让人感到何等幸福。到了夏威夷之后,依然每天跑步。除非万不得已,一天也不间断地坚持。自打重新开始这样的生活,马上就两个半月了。】
这里写的是村上夏季在夏威夷住着时的生活状态,他在炎热的夏天里规律的写作、跑步,阅读。这三件事都是我爱的事,如果可以再加上游泳和电影,那么把我扔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半年,也不会怕。七月的季节,及时有风也是炎热的,趁着早起凉快的时候伏案工作,把最困难的事情放在最先做,“先把最大的青蛙解决掉”这是一种时间管理的方式,可以保证困难且重要的事情高效完成,防止拖延症。早上写作是好的状态,夏日的清晨人们还没睡醒,在还没有被高温炙烤昏昏沉沉的时候,思维活跃最适合伏案写作。当今天的工作任务完成,接近十点钟取一本书沿着树下散步,停下来读书困了就在树荫下打个盹,是多么美好的生活。从小我就喜欢树荫,在两棵树之间绑一张吊床在阴凉下读书,摇摇晃晃枕着故事入眠。最喜欢的旅行方式不是去哪干什么,而是在陌生的城市找一个有树有阳光的角落静静读书。在阳光炙热的午后,兴之所至便去海边,随手脱下衣服跳到凉吱吱的海水中游泳,只是游不需要思考。远处天空被落日染成绛红色的傍晚,换上跑鞋沿路每天跑步,汗水流下来又被吹干,跑到太阳落山剩下我通红的脸。这样的生活,是何等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