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知
1、教育之道:回到内在的良知,与自己、与一切和解。
金钱是有良知的,财富是有能量的。
2、身份、情绪、认知、行为四个层面,行为在最后。
身份层面,先看到孩子,相信孩子是怎么样的人。
情绪层面,自己平静下来,接纳孩子的情绪,放下担心与焦虑。
认知层面,共情孩子,引导孩子学会思考,想出更多的解决方法,夸奖孩子能解决问题了。
行为层面,避免冲动,不做预设外的行动。给未来指条路,行为可视化。
教育游戏化,回到积极场景中来。
通过积极心理暗示,让孩子找到自信。
作业写不完,上课时要提高效率,把零碎时间利用好。
二、答疑
1、连麦几次的妈妈:女儿下学期想去原来的中学借读,又担心怕被同学知道她休学了。
李老师:妈妈总在行为层面看到问题,已经(私信)给了答案了,还在原来的问题里打转。
凡事不要外求,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的行为。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吃快餐”,自己不思考怎么解决问题。建议妈妈先让自己每天过得开心快乐。
赶快报名学习,每天做记录、画导图,有收获后反思自己。以妈妈目前的能力、状态,陪伴不了上名校的女儿。有可能的话还是全家一起来做个咨询。
记得这位妈妈从李老师直播不久就开始连麦提问,此后又连过几次麦,从夏天到冬季了,她还在连麦说女儿的问题。半年时间都过去了,她也报名学习动力引导师课程2、3个月了,不知道她是怎么学习的,可能真像李老师说的那样,她根本没有动脑筋思考,没有想到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焦点还是放在孩子身上,自己内心没有力量、焦虑。
(她的女儿在湖南四大名高中就读,学习跟不上已休学大半年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62949/961a2ae06f6751da.jpg)
2、妈妈:女儿前几天把手臂划烂了,去年有过一次,当时心里害怕,自己屏蔽了这事。上次连过一次麦,是儿子的事,儿子抑郁不出去工作,找的女朋友也是抑郁的,很缺爱的孩子。老公在外打工,收入很差,想让他回家,他不愿回来。
李老师:请妈妈在后台把情况说明一下,现在时间有限,做不了多少。上次连麦给的什么建议,回去做了哪些事?
妈妈:上次老师建议要回应孩子,不能孩子说东自己说西,要从内心深处改变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坚持听直播。
以前和孩子说话很情绪化,脾气很大,现在不会这样了。
李老师建议要和老公一起来解决问题,妈妈说昨晚和老公通过话,得不到他的任何支持。找本地的咨询师做过几次咨询。
李老师询问妈妈的原生家庭情况,和父亲关系怎样?妈妈说和父母关系还可以,就是感觉父亲有点不务正业。
李老师建议:目前先把焦点放在女儿身上。时间关系,现在不能给到支持。会和妈妈所在地的几位老师一起定个方案,提供帮助。
这位妈妈挺让人同情的,一双儿女都出现问题,老公在外不想回家,一个人面对所有困难,非常不容易。我觉得她老公可能有点在逃避,即使在外赚不到什么钱也不想回来,回来了就要直面问题,哪有在外面眼不见心不烦舒服。两个孩子都出现问题,也许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是不为我们所知的。
祝福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3、职业妈妈:感觉孩子学习不够努力。以前学习压力大时会划纸、用指甲划手背,连麦李老师后已经解决了,没有再出现过。担心孩子再遇到问题时怎么释放?
李老师:孩子没有问题,妈妈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担心的深层次问题。不要担心,担心多了会变成诅咒,把担心变成对孩子的祝福。
简单问了妈妈和父亲的关系如何,妈妈说感觉关系还可以。李老师建议妈妈回去处理好和自己父亲的关系。
不记得这位妈妈连过麦了,半年多时间已经5、6百家长连过麦。孩子没有过去那些行为了,妈妈还在担心,自然是妈妈自己有问题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62949/b931b1c373f7e14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