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伤逝十七

作者: 看风景的我 | 来源:发表于2024-05-02 22:30 被阅读0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他说话时完全没有表现出悲伤。于是要坐轿子来去奔丧,一路上竟没有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停放尸体的床铺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王子敬名献之,王羲之的七儿子,也是他书法成就最高的儿子,但他不是主角,这一条目的主角王子猷,名叫徽之,是王羲之的五儿子,著名特立独行文艺青年。

关于王徽之的文艺范儿,有个标志性的故事。他在绍兴住时,有一天晚上下大雪,他半夜醒了,见天色很亮,就叫下人给他斟酒,他在屋里喝着酒溜达着吟诗。这就够神经了吧?还有更绝的。他突然想起了一个叫戴魁的朋友,要去找人家,当时戴魁住在江的上游,他住下游,他连夜乘着小船去,用了一晚上才到,到了人家的门口,却又扭头回去了。有人问他为啥这么癫,他说:“我是乘兴而来,兴致没了就回去,何必非要见戴魁呢?”

我严重怀疑问他的这个“有人”就是给他划船的船夫,就连听到他的回答以后的心理活动都模拟了一下:“哥老官有毛病,老子给你撑了一夜头的船,你到各头又回去,搞三念七,老子不累的吗?”嘿嘿,像不像绍兴船夫?

关于王徽之的特立独行,也有个故事。这人有一回出门路过吴中,听说有人家里有个竹园挺好,就要去游玩,主人给他打扫干净布置好园子,等着他来拜访,谁知王徽之坐着轿子直奔竹林,又是吹口哨又是背诗,搞完就要走,连主人面也不见。你至少道个谢啊?忒没礼貌了。主人也恼了,让下人关门,不放他出去,王徽之却因此挺欣赏主人,唠了好久才走。这不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嘛!

可是就这样一个特立独行到近乎有病的家伙,他的感情却来得更加深沉而真挚。与他亲厚的七弟病了,一直没有消息,他很敏感地想到,弟弟一定是死了。死讯确认,他的悲伤并不会第一时间表现出来,而是直到灵床前弹琴都不成曲调了,才有机会发泄,痛哭一场,一个月后,他自己也去世了。也许他那些看起来出格的行为,并不是故意要标新立异,只是太过直率不做矫饰罢了。

我一直对魏晋时期名士们抱着些许好感,可能就是因为这份真实吧,嬉笑怒骂都随心而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这是活在重重束缚里的现代人无法企及的境界。

相关文章

  • 1126|25——伤逝第十七(1)

    今日继续阅读《世说新语》,已读到伤逝第十七。 伤逝,重点在于逝,是对逝者的哀思。但是《世说新语》里的哀悼方式格外特...

  • 1127|26——伤逝第十七(2)

    今日继续阅读《世说新语》伤逝第十七。 今日读到备有感触的故事摘抄如下—— 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

  • 太上忘情

    《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 向死而生

    世说新语,伤逝第十七:王长史病笃,寝卧镫下,转麈尾视之,叹曰:“如此人,曾不得四十!”及亡,刘尹临殡,以犀柄麈尾箸...

  • 世说新语||王仲宣好驴鸣

    陪伴营作业:《世说新语》 5/11 世说新语·伤逝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

  • 《世说新语》驴叫吊唁

    心血来潮,大清早翻了翻《世说新语•伤逝》篇。记得鲁迅先生写过一篇题为《伤逝》的小说,主角涓生和子君最终一伤一逝,让...

  • 人琴俱亡

    人琴俱亡 【释义】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

  • 相思会 (读《世说新语·伤逝第十七》)

    春花容易谢,都如行看云烟。只一霎,光颜飞灭,倩谁可怜?天公造物,是浮想联翩。如此人,曾不得,四十年。 知音何必绝?...

  • 成语故事:【人琴俱焚】

    【人琴俱焚】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记载,王献之(字子敬)死了,王徽之听到消息后赶去,把王献之生前弹的琴...

  • 峨峨若松|和峤

    《世说新语·伤逝》 【原文】 有人哭和长舆,曰:“峨峨若千丈松崩。” 【译文】 有人哭吊和长舆,说:“好像巍峨的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说新语 伤逝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vq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