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篇的这张照片是姥姥和姥爷的合影,希望他们能把爱更多地放在自己身上,我们已足够受宠爱了,现在,他们的健康幸福才是对我们最大的精神支持。

姥爷年轻时,是我们那个小地方有点小才华的青年才俊。
一开始在中学教学,虽没有太长时间,但竟然桃李满天下,现在还时有学生千辛万苦找到家里拜访探望,我也是后来才知道,老爷子竟然还有这段经历。
之后又先后在交通局、城建局工作,听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时候我都还没有出生。
后来来到了县政府,工作中经常在外奔波、考察,个中细节我无从知晓,具体工作也没人告诉过我。后来长大后,我只听说了一件事,在此期间,老爷子提议并主持修建清丰亭、西环城沟等建筑设施,那时候的大部分人谁懂这些呢。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姥爷提议并亲自主持修建清丰亭,将张清丰的故事讲给后人听,这项举动一直为所有人称赞。现在,清丰亭也早已是清丰的一道地标性建筑。(怎么办,这段写得好官方)

说到这,我记得我小时候见过他的一些图纸和被他保护的很好的工具。我是从他平时用的物品中,第一次接触作图工具的,后来大学也需要作图时,发现我们的作图工具跟他老人家的比起来是多么的不专业,我们在学校需要做的课业竟是比他们的业余工作还要业余的,所以说,老一辈人比我们多的从来都不仅仅是年岁啊,是经历审视和磨砺后的意志与坚定,是做大事儿小事儿都极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实在是汗颜。

我大部分的记忆都在姥爷退休后。我们90后出生的孩子们,心中都有两位超人。心灵手巧,会做衣服、缝补一切东西的姥姥,记忆中,我们小时候穿的每一个棉袄棉裤都是姥姥的针线活儿;会修理一切东西并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姥爷,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姥爷总是能帮我们化腐朽为神奇,所以遇到什么都不害怕。

我记得我小时候,姥爷的书柜上有很多书。有些记忆格外深刻,一本厚厚的《辞海》,一本我很感兴趣的《康熙字典》,一本我当时背得很熟的《毛主席诗词》,还有一本我总是想知道是什么内容的《周易》……这些在无形中带给我内心的富足,带给我思考和冷静。没错,姥爷就是我现实生活中最崇拜的人。
我记得小时候的晚上,姥爷总是在大锅炉上给我烤红薯片,我边吃边和他一起看《聊斋》,那时好像隐隐约约中有一丝丝害怕,不过现在我忘记了所有的内容。
我也和他一起看《三国演义》,小得记不清任何情节,脑子里只能回想到诸葛亮的形象,但现在总是张口就唱《滚滚长江东逝水》和《历史的天空》,这点一直被我的朋友们诟病,不知道我到底是哪个年代的人。
在我四五岁时,我不厌其烦地让老爷子教我唐诗,现在总觉得那时才是我诗词储存量最大的时候;
在我八九岁时,我痴痴地看着老爷子在黑板上画着“梅兰竹菊”,天方夜谭般听他讲绘画的多种形式和技巧;
在我十来岁时,我总是缠着他给我讲毛主席的故事,讲十大元帅,讲周总理归纳的地理省份诗;
……
细细想来,姥爷教会我的又何止是知识呢,我看着他的所作所为学习怎么做人,一点点地融入非女孩儿特质的成分。

……
这些记忆,已经融汇到心中,成为我们精神的灯塔。现在,不管我遇到什么困难,我总会想到老爷子和老太太慈祥的笑容,想到他们无私的付出,想回家吃他们做的饭菜,想到他们健康幸福我就知足。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确实在强说愁。就我仅有的所知,老爷子经历过说也说不清楚的委屈,真正的受苦也从来不是身体上的,但这么多年了,却也活得足够洒脱,我从他身上学到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趣味。只有深到骨髓的触击和经历才是拔高一个人精神境界的苦口良药吧。这点和年龄无关,只和阅历有关,包括读书和亲历。
老爷子有比我们年轻一辈还要好的精气神儿,活得一丝不苟,皮鞋永远是家里人中最亮的。邻里们都津津乐道说老爷子的腰板总是挺的笔直。但近两年,我发现他的背部终于有了弯驼的迹象,我曾经以为,这样的一位老爷子,是会永远骄傲地昂首挺胸走路的人,可是,原来,岁月是真的不饶任何人啊。
(画外音:趁着年轻,做心中的选择吧,别犹豫了。)
我们这一代从小都是被宠惯了,脾气一个比一个坏,任性又易怒。但随着我们慢慢长大,好像内心有一个约定似的,后来只要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们在对我们说话,不管观点有多么老套和不能接受,我们都会安静平和地听完,耐心地给出我们的答复,从来不暴躁和顶嘴,可能是长大后就知道小时候的成长痕迹有多么珍贵,老一代人给了我们多么无私的爱了。

两年半前的二老金婚典礼上,我爸致辞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这个家庭的安宁幸福,得之于父母的高尚品德,这才是真正的传家宝。”
老爷子最近大寿,还有什么比这种时刻更让人动容的呢?我愿用一生守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