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芳草地随想教育
教育反思——极端行为背后

教育反思——极端行为背后

作者: 臆想未来 | 来源:发表于2018-02-11 20:12 被阅读0次

绝大多数学校都有不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的规定,我们学校也不例外。且不讨论在信息时代这样的规定的合理性,先分享一则案例。

前几日,邻班的女生因为手机,所表现和暴戾之气是我始料未及的。

女生使用手机,被班主任发现并收手机,说明情况,认错,归还手机。

这本来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后来的发展却出乎意料。

下课后女生来到办公室。


直接质问班主任,你怎样才能把手机还我?并威胁到,如果不归还手机,我就不上学了;

班主任一再提醒孩子注意态度;

女生表示,我的态度一直就这样。

质问班主任,你觉得怎样才算态度好呢?跪下叩头才算吗?

接着就是爆粗口,摔东西,直呼老师的姓名。(庆幸当时没有进一步的过激行为,感觉老师现在危险系数也是非常高的)

。。。。。。

后来女生的父亲来到学校,透露出一个情况:因为手机,孩子经常在家和妈妈上演全武行。

父母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孩子极端行为的背后到底说明什么呢?

作为信息时代的土著,很多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我家女儿3岁左右,在不认识几个字的情况下,可以完成给我们打电话,发语音微信等任务。这是绝对没人去主动教她的。说明作为信息时代的孩子对于电子产品几乎达到了无师自通的地步。

这自然算不得坏事情,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任意发展下去,后果是可以预知的。

眼睛早早近视了,脊柱变形,沉迷于游戏,学习不能集中精力。。。

《王者荣耀》等游戏类app可是初高中男女学生手机中的标配,更有自制力差的孩子上课一起玩。即使现在离高考还有120天左右,还有孩子抵挡不了。

虽然网络世界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也不要指望把孩子送到学校,你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学校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就目前来讲,更多的注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德育培养主要落在了班主任的肩上,然而班主任同时也是任课老师,也有教学任务,所以工作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如果学生玩手机,谈恋爱等行为,可能全班学生都早已司空见惯,班主任才能发现,因为学生最防备的就是他们心目中的老班。

最后给几点建议:

1、对于为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带来的示范引领作用。

2、相对频繁的家校沟通,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很多的问题。

3、不要只有孩子成绩差时才想起老师的存在。

4、存一下所有老师的电话,否则容易尴尬。

比如:孩子早上没及时到校,班主任给你打电话,

一万个不情愿的问:谁呀?干什么玩意儿,大清早的。

说打错了,你不尴尬,

说是你孩子的班主任,你好不尴尬。

5、孩子学校出现问题,不要总想着把问题蒙混过去算了。

比如:孩子考试作弊了,按学校规定处罚。作为家长要做的不是找老师,找领导出面说情,事情不大,但教育机会难得,可能作弊很多次了,这一次才发现。

难得的教育机会,白白放过,岂不可惜。

请相信,老师是本着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不是整人的目的在处理问题。

切忌认为老师在针对你家孩子。(不必要)

相关文章

  • 教育反思——极端行为背后

    绝大多数学校都有不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的规定,我们学校也不例外。且不讨论在信息时代这样的规定的合理性,先分享一则...

  • 极端事件造就极端行为!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想这一句话,绝大多数人都听过的,似乎这句话里面,就已经隐藏着一种概念。告诉你,每个家庭里面...

  • 读书笔记

    教师要经常反思,反思是教师自觉地、心甘情愿地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的直接效果就是能够促进教师积极主动的深究教育问...

  • 需求

    如何找到需求? 道的层面: 观察用户的行为,明确用户行为背后真正想解决的问题,确定核心需求,构建用户场景,反思人性...

  • 2020-03-11

    通过孩子的行为来了解背后的关键,来达到教育的本质!

  • 关注孩子行为的背后(1)

    关注孩子行为的背后(1) 关注孩子行为背后,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走进孩子心灵的钥匙。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是粗放的,没有时...

  • 极端教育

    如果你跟我的职业差不多的,是关于教育行业的,我想你肯定会有我现在的纠结: 对于不听话的孩子怎么办? 而我的处理方面...

  • 极端教育

    受台风影响,在家足不出户。昨晚我应酬完回家,看到儿子房间的灯还亮着,估计又是熬夜在看动漫。今天没有网课,我...

  • 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我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我有很多的焦虑。这些可能是自己源于对未来发...

  • 反思性养育是一种思维技巧

    反思能力是一种思维技巧,它会让你多想几层,去想孩子行为发生背后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只出于自然反应。 反思能力分为有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反思——极端行为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aq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