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作者: 听春秋配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08:58 被阅读21次

终于到了周末,没回家的三人去古城租了电瓶车去环行洱海。初醒的风,轻柔拂面,五十迈的行进速度刚刚好。大丽路两侧平旷的田野上满是收割的农民,中间有条缝子,一匹稻穗的金锻子泻下来,里头有花花绿绿的电瓶车相互追逐。有些田里倒是杂草疯长,与金灿灿的稻谷齐高,灰绿色里一片明静,再远处,就是四处散落的村落,这片刻的远眺正常得像一段呼吸。

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趁时间还早,便掉头去了喜洲古城落落脚。跌宕起伏的石头叮叮咚咚,顺路问了当地人路线。就这样慢慢地跟在载着外地游客的马车后面,准没错。不一会儿,我们就在一棵苍绿的古树下停住。转进一个幽深的小巷子,再拐个弯,这是一家当地的刺绣作坊。榆木门槛磨得粗粝又暖和,刚迈进去,里头站满人,大院里的情形是陷在地里半米深的,一进门就是台阶,拾阶而下,大伙才算持平。大院南边辟出一低矮房,类似工作室,不过是露天的。徒弟们正低着头或斜歪着头,两眼放光似的穿针引线,认真得叫人不敢大声说话。我们身后是展览馆,也是售货点,我大体看了一下,每一幅作品少则花费三个月,多则两年之久。的确慢工出细活,盖花费的时长,价格动辄上万元,加之精力、灵感等,故作品价值往往水涨船高。想不到绵长的线团在银白针扮演先行者的角色下,由一双巧手在画布上开得姹紫嫣红。

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出了作坊,绕回大道,打算直接出喜洲了,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猛一想起,不料,扎染就出现在前方。

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靠近路边的小巷挂满了花花绿绿错落分布的扎染布,深秋的寒风从染布内部灌进去,吹出了个肿脸的花胖子,飘飘扬扬,吹过姑娘的裙摆,吹动橘猫的胡须。斑驳的招牌被拂去热量,对窗阳台的麻雀停了又走,瓜果铺陈对面小巷街铺,槐树下抖落一风淡黄。再走进去,灰黄土墙尽头是典型的白族三坊一照壁,朝里探了探头,有股乳膳的奶香味,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斑驳的院墙脱落一地,似乎是给香得酥掉的。小院里架起了竹竿,上面晾晒着民族风的服装,夹着女士披肩,同时也在晾晒着时光。环顾四周,中堂外狭窄走廊上站着三位操着一口浓厚普通话的女生,一旁约三十岁出头的男人倚靠在柱子边磕下烟,正指指点点。原来他是老板,三位女生正在体验大理独特的自制乳膳,老板则在一旁指导,难怪我进来时会有扑鼻而来的奶香味呢。

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最后,电磁炉上支口平底锅,待油滚沸后稍冷却会儿,质地柔滑的米黄色乳膳在烫油中浸满身,再漂亮地翻个身,出锅,已换成了艳金的外表,偶尔嵌着烧黑后留下的一圈圈黑点点。若平铺在圆盘内,不一会儿呀,就能垒出个隆起的小山包,乍一看,壁立千仞,还有沟壑纵横,再适时撒点葡萄糖粉或白糖,简直就是视觉的享受,这分明就是远处深山幽谷间落了细细密密的白雪嘛。当然,可捻指一掰,折一小块细细品尝;也可粗鲁地手握大块,嚼得脆脆嫩嫩的。起初,初尝者会觉得有些微酸,糖分则很好的弥补了酸味,继而愈啜愈香。对了,我是喜欢吃生的。

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这房子有些年月了,乌黑的木头也许是被弥漫烟火气的生活所熏黑的;也许是被多年的日月星辰、风吹雨打所染黑的;也许是老房子自然而然的行将就木。也许如此吧。幸而,这屋内的主人还在传承着先辈的技艺,记忆或许会消失,我们也不知道这老房子内曾有多少人的喜怒哀乐,可我们明明看到了屋内的扎染布在述说着时光,我又忽而觉得老房子正容光焕发,款款而来,渐渐年轻丰润起来。

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这回不逗留了,直接奔到大丽公路,买了喜洲粑粑,有些噎着。桑吉克说,骑了这么久,怎么还不见洱海呀!

十字路口,我们挥别了来时的路,转了九十度的弯,头顶蓝底白字清楚地写着双廊……KM。

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从洱海穿流而过的风带着青绿的潮气,透过芦苇,落在公路旁柳树的叶子上,细密地籁簌作响。我们身后便是一个个村庄,小孩呆呆地站着,望望倏忽而来的骑行客,手里挽的东西不知觉地落在地上。一弯接一弯,风吹云散,水声泓峥,碧蓝的海水漾着冬阳的细细碎碎。一个空地上,十多辆敞篷越野车在等待租客,刷了墨绿色漆的铁栅栏迎路而开。白色路灯顶部的扇形叶片飞快旋转。

几人倒玩起了挑剔式的骑行。发现前方有辆骑行的电瓶车,遂把速度调到最高档,右手轻轻一扭,轰足马力超过他,待超出一段距离后,便故意放慢速度,等他反超你一截,又举全力追他。

半路上,有段环形路留出一个宽敞的平地。左手边是一个寺庙,钟鸣深深,不远处,有一溜儿小摊,尽是小吃果饮。小摊中间空出缝隙,曲曲弯弯走过去,焦黄土路边稀稀疏疏的草一簇簇直没脚,再近前,森绿古柏下有个乡村厕所,我们提了下裤腰带,走回马路。在这里,放眼四望,天空苍远辽阔,流云稀淡一缕缕,甚是飘逸。海水滚滚,蓝一会儿,绿一会儿,水天相接,眼前竟望不得下关层层叠叠的高楼。桑吉克急忙走下岸边,踏着怪石嶙峋,伸手搅了搅海水,好不自在……此间,除了海风萧瑟和卷浪拍岸的汹涌之声外,只有些微的鸟叫。

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冰糖葫芦的叫卖声打破了平衡,一寸寸的赤红颇为扎眼,晶亮的一大颗,含了一忽儿,扑落掉了下来。身后多了几张敞篷吉普车,身材高挑的女租客跨上引擎盖,腰部持靠车窗,半卷裙尾,掀出一角,任风摆。她抚抓被风吹乱的长发,钴蓝的吊裙当然无畏这冷风。瞧她脸上带着的那点微笑,侧影斜看镜头,满眼清澈,艺术有时还真得无惧冰霜雨雪。这是一个旅行摄影团队。

那就继续赶路吧。双廊就在眼前,前段时间还在重建的路已被翻修成柏油路。行至山腰,侧身俯视,星罗棋布的民居客栈围拢成狭长的一条线。我们一路俯冲而下,挑了家小吃店,填填肚子,两碗饵丝和一碗米线,汗从发尖流了下来,结账时不言苟笑的掌柜又叫人惊了一身冷汗。雄才说,这是我吃过最贵的饵丝,三碗的价格直逼六十元。

旅游区的商家常有宰客现象,或者哄抬物价,不过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人开店,自会有人买单。不错,有位隔壁大婶还来这家借米线卖,可见生意有多兴隆,也许是山间野店的另一种延伸吧。我所想的是我们在谴责商家的同时,何不想想价格背后商家所背负的高房租等支出。出租者认为黄金地段,你不来,别人也会争先恐后地抢着租,于是地租往往久高不下。而另一方面,商家为了获取利润,填充亏空,遂往往抬高物价,顾客所承载的价格舒适区便出现落差,这一连串的背后,联结着一条条利益链。所以,我还是希望价格稍稍回落些,这样顾客才会满心欢喜地愿意掏钱。

远处的南诏风情岛煞是热闹。游轮等候区内挤满了人,队伍倒是没有乱。挤眼再远眺,白色游轮的汽笛声只听得大概,隔太远,蓝天碧水中闪烁、晃悠会儿,再寻不得踪影。桑吉克倒是喜欢这清幽的环境,还特意问了附近客栈的价格,连连点头,价格不漂亮哦。至于我,倒更喜欢移动着的美,就比如环行洱海的感觉。

临近下午五点,到底还是走了。今年年初,我是选择越挖色,经海东,从下关一路追风回去。这趟,我们决定原路折回。沿途已领略过的一路风景,便一刻不耽搁了。途经三塔寺大道,夕阳醉了,雄光万丈隐在云层深处,折射出股股淡蓝色的光柱俯看众生万物。

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薄暮渐沉,心还是热情激荡的,可脚却不知觉地抖将起来,牙齿打着寒颤,车轮颠荡而归。

2018年11月记于剑川

相关文章

  • 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终于到了周末,没回家的三人去古城租了电瓶车去环行洱海。初醒的风,轻柔拂面,五十迈的行进速度刚刚好。大丽路两侧平旷的...

  • 面朝洱海

    面朝洱海,春暖花开。 突然,我想张开双臂去拥抱这无比宽阔的洱海。 刹那间几缕头发丝般细长的柳条随着海风的吹拂轻抚了...

  • 旅记—风情人文

    面朝苍山,背靠洱海而栖。东边洱海,西边苍山。洱海之所以为洱海,据说在地图上,洱海形似人的耳朵,被称为洱海。...

  • 面朝洱海,背靠苍山

    面朝洱海 背靠苍山 如此充满诗意的你 用湛蓝的天 太古的雪 阻隔着的 是千山万水的距离 那么的遥不可及 又那么的接...

  • 面朝洱海,春暖花开

    1. 蔚蓝色的厨房里,雪白的静静萌萌地站在靠窗的位置,一面享受着室外的温暖阳光,一面瞪着好奇的眼睛盯着正在做早餐的...

  • 时光偷不走的那些年(第十三章)

    “幸好,还有洱海。它弯如耳型,天生就是一双倾听的耳朵。”洛洛面朝洱海,笑盈盈地说。 “还是我家小可...

  • 大理,美食不负美景

    苍山雪 洱海月 背靠苍山 面朝洱海 大理的美貌总不用人多说 这里的美食也绝不负美景 古城篇 来大理的人,没有...

  • 大理双廊

    文丨紫格格 双廊,一个遗落在洱海边的世外桃源。比丽江清净,比大理多情,它背负苍山,面朝洱海,闲逛小村,寄...

  • 美到醉的屋子和主人

    刚才看了鲁豫访杨丽萍住宅,苍山洱海,美到醉。像仙子般生活。 太美了 面朝洱海,春暖花开说的就是这种感觉吧 沐浴,休...

  • 游走在大理

    这悠闲地日子 面朝洱海 春暖花开 抬头看蓝天白云 远处是苍山迤逦的身影 眼前是洱海娴雅的妆容 真的是悠闲自在的日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朝洱海,暖冬如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bo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