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王三十七年(己丑,公元前三三二年)
秦惠王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以败从约。赵肃侯让苏秦,苏秦恐,请使燕,必报齐。苏秦去赵而从约皆解。赵人决河水以灌齐、魏之师,齐、魏之师乃去。
魏以阴晋为和于秦,实华阴。
齐王伐燕,取十城,已而复归之。
在实力面前,盟约有时只是一纸空文。盟约的坚守必须以盟约方的完全同心协力为前提,然而这往往也是最难的。短短一年之后,在秦惠王强大的实力逼迫之下,齐魏与赵的合纵之约瞬间土崩瓦解。
显王三十九年(辛卯,公元前三三零年)
秦伐魏,围焦、曲沃。魏入少梁、河西地于秦。
显王四十年(壬辰,公元前三二九年)
秦伐魏,渡河,取汾阴、皮氏,拔焦。
显王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三二八年)
秦公子华、张仪帅师围魏蒲阳,取之。张仪言于秦王,请以蒲阳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仪因说魏王曰:“秦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于秦。”魏因尽入上郡十五县以谢焉。张仪归而相秦。
显王四十二年(甲午,公元前三二七年)
秦县义渠,以其君为臣。
秦归焦、曲沃于魏。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
夏,四月,戊午,秦初称王。
七年来,秦开始称王了。可以看出,魏国是受秦国欺负最厉害的国家,地理位置的毗邻决定着魏国过着伴君如伴虎的日子,而它又缺乏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所以魏国也必将是合纵失败的一个关键点。
真所谓:
纵有盟约,
亦是空文,
实力为王,
厚德护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