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小测试一次,出了成绩之后,我有些郁闷,题型全都讲过,而且不止一次的强调,个别题目我都一再提示,还有练过的原题,但依然不会,这是为什么呢?我疑惑不已。
深入学生或许能够得到想要的答案,于是我把班级内成绩提不高的学生请到办公室,我首先问他们对自己的成绩是否满意,他们都摇摇头。我点出每个学生的问题,徐同学很喜欢看书,但是成绩却不是特别理想,这显然和他的付出不成正比。张同学看起来很努力,每天认真的背书,作业按时交,上课也认真听讲,可是成绩总是徘徊在及格线上。还有几个同学总是离及格线有那么几分,也没有提高。
我问学生有没有反思自己,为何成绩总是提不高呢?他们一直回答没有反思过。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也不意外。临近期末考试,学生明显浮躁很多,真正踏踏实实学习的同学并不多,每次上课学生都趴着歪着,在黑板上强调知识点的时候低着头,早读时几乎听不到读书的声音,每次上课都是强忍着不发脾气,有些忍受不了学生这种状态。
很明显学生是无心学习,所以总结的可能性不大。于是我告诉他们:“成绩提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你们总是自我欺骗,老师让写作业也写,但是是应付;老师让读书也读,但走嘴不走心;老师让写卷子也写,但不动脑子;能省事就省事,从不主动思考这道题怎样做更好,而是等着老师讲题,讲题的时候也不认真听,因为你们的目的是等着老师总结答案,然后写到卷子或者本子上,然后告诉自己,我也写的很多,我学习很努力。”
这大概就是自我欺骗,因为这样做是没用的,总是想着不动脑筋就学会知识,不思考就能完成题目。每次做题都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每次讲题看着大片的空白都觉得很无力,只等着老师念总结好的答案,然后自己读读背背,以为这样就是完成任务,或许看着记的满满的答案会觉得自己都会。可是事实却是做了无用功,因为不理解,不会迁移,只是以题论题。
给学生说了很多,但我知道作用不大,但是又不得不说。我只希望说的次数多了,多少能让他们记到心里去,同时也能够真正反思一下自己,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