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这个词,好多时候我会解读为是初心。
七月末决定来济南呆上一段时间,心里明白和成年女儿朝夕相处,或许会有摩擦冲突,会有各种状况发生。开始做好准备,甚至有各种预案。
这是持续学习,每日践行中养成的习惯。这习惯让我受益,总能发现新的自己和新的别人。
我的各种想法念头,在先生看来简直是小题大做,无稽之谈,和自己的亲生女儿相处嘛,哪有那么多的规矩规条,自然相处就好。你这个娘亲这些念头奇奇怪怪的,倒似乎是继母初次见继女,又好似是婆婆去见未来儿媳妇一般,咋怎么这么别扭?
先生这些言辞论调似乎也没啥不妥。是啊,亲生的爸妈和亲生的孩子相处,哪有那么多的规条规矩,血缘之亲本来就是自然相处呀。
无论先生怎么想怎么说,我自然有自己的承诺和初心,知道想和女儿营造新的母女关系,在能力范围之内,对孩子未来的生活有帮助,如果还能有那么一点托举,我愿意竭尽全力。
似乎是刚刚学会如何做母亲,孩子就已经长大成年了。感觉有好多来不及,好多已经错过,可是那能怎样呢?我对自己有承诺,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无论是和自己的关系,还是母女关系,夫妻关系,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新的历程。
果然来济南呆上一段日子后,这个亲爸对亲生女儿的种种行为,各种看不惯,还不到预定日期就匆忙逃离,借口相当完美,家里离不开,要回家收拾收拾,准备上班赚钱养家。
中规中矩生活多年,一个早睡早起的中年人,多年生活习惯已经成了模式。事实上,良好的生活作息成就了健康的身体,这让中老年的他,有些小骄傲,也有小自得,那是他的成就。
初来乍到对于晚睡的孩子,总是看不惯,忍不住要念叨,念叨一次两次,孩子还是忍着。当然也只是听着,行为上并没有多少修整。当一次两次念叨没有效果时,当爹的忍不住要爆发了。
当爹的忘了,那几天孩子正在休年假,人家是年假期间呢。
争执,表面上看老的赢了,小的装作臣服的样子:对对对,你老人家说的都对。
事实上当爹的抗议无效,孩子依然按自己的节奏生活着,人家休息的时候睡个懒觉,那是人家的自由,又没耽误正常上班,凭啥你这当爹的一来,就为了迎合你要一味改变休息节奏呢。
凭啥你们中老年人出门非要带着年轻人呢?你们有导航,可以开车出行,可以坐公交车,出行的方式有多种。你们想去做啥?那是你们的自由和选择。在时间经济完全自由时,所有的选择都是你们的选择啊。
年轻人对中老年人的不理解是,面对新生事物为啥要那么惧怕呢。
先生回到临沂小城,回到他自己舒适区域去了。我这个当妈的在女儿挽留下,还要呆上一段日子。
听起来当妈的似乎还蛮受欢迎的,或者说还是被女儿需要的,又或者说似乎不那么惹孩子讨厌的。
想起来承诺,想起来在七月决定来济南陪孩子时,心里就对自己有了期许,对自己定了好多的规条。知道一个中年老母亲,和一个成年后在职场多年打拼的孩子相处,哪些界限是必须的。
心里明白,我这个50多岁的老母亲已经离开生活的主战区,生活节奏自然是放缓的,当下更重要的。特别看重的是健康的作息,规律的生活。当然,无论哪个年龄段,健康的作息规律的生活都是必须,也是必然的,大概率无人否定吧。
年轻人并不反对规律作息健康生活,也认为那是健康生活节奏和模式,但是他们在高强度高压力生活节奏里,偶尔放纵着偶尔晚睡偶尔晚起,那就是紧张之余的松弛呀,一张一弛是生活之道,这似乎是通用道理人人都明白。
关于晚睡晚起,中老年人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触碰的红线。
关于晚睡晚起危害实在是太多,并不是危言耸听,相关的数据,真实的报道,真实的病例,太多太真实也太残酷。
中老年父母爱子心切,会把晚睡晚起这道红线当做一个金箍咒一样禁锢着孩子,却忽略了孩子工作生活的核心内容。
孩子有工作有生活,对于未婚的孩子来说,见个朋友,约个会,谈个恋爱总是需要时间成本呀
生活生存的压力对年轻人来说是重中之重,他们并不是不懂得健康红线和警报,有时候甚至都能听见那警笛响起。
朝夕相处以来,我看见孩子有自己的规律,她在有限条件下竭尽所能保有着健康节奏,那是她能做到的。
如果单纯以早睡早起,去要求孩子,有句经典语录就是,臣妾做不到呀。
我对自己有承诺,绝不过多干涉让孩子以她的节奏生活,我以自己的节奏生活,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总之我对相处的承诺是各自安好。
来到这个陌生城市,想去哪里可以搜索呀,无线网络热情又友好,想去的地方去搜寻去导航。当然也可以问询女儿,孩子有时间有精力可以陪着去往想去的地方,没有时间精力,也可以直接告诉具体的路线场景,又或者一些注意事项。
关键是遇老母亲坦诚的请教孩子,态度上是真诚的,孩子感受到了,当然愿意无条件的支持啦。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有趣觉察,好多时候会觉得母女关系学颠倒了,我似乎是个小小的孩子,世界与我是那么多新鲜未知。而孩子似乎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她在这个新世界里已经熟悉的游刃有余。
这觉察特别重要,承认接受就对了。当然了,孩子在这个城市生活已经很多年,在这个城市里有落脚之处,有工作生活的场所,有一大群同学同事和朋友,就像我在我熟悉的小城一样的。关系网络很发达,生活的触角很宽泛。
在这样的时刻里,我会带着觉知回到对承诺里,回到对自己承诺的关系里去回味,就瞬间明白,也就瞬间清晰了,要允许啊。接受自己会畏缩,接受自己会害怕,接受在孩子眼里,有时候是弱小的。
回到承诺里,知道承诺母女关系在相处时怎样是向上向好的,这是一个核心,在这个核心区域里做事情,就会有更多的放松和展开。
回到承诺里看母女的关系,其实好多事情就轻松也简单了。
我承诺要做一个豁达的妈妈。
豁达意味着接受,意味着接纳,也意味着允许。
接受接纳和允许不是单方面的,这是一个双向的关系。
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好多时候是对自己的不接纳,不允许,说到底是怕自己的弱小被看见罢了。
到了某个年纪,对新生的事物会有着本能恐惧,这大概就是衰老的一种征兆吧。
孩子不明白:有啥好怕的呢,试一试嘛,最坏不过是做不成失败罢了,又没啥成本,多试几次不就行了吗?
无论遇到怎样的问题,都会回到关系里,回到对自己的承诺里,带着一份觉察,怎样做能对母女的关系更有益呢?怎样做对孩子有更好的提升呢?
觉察特别重要,回到承诺里,回到初心去看一些关系,真的就不一样了。
此刻再想着承诺,莫名的想起来课程里有关理解六层次的事情,关于上三层和下三层的界限和定义,再回看承诺,回看初心,似乎承诺是上三层呢。
这真是一个及时的觉察。对呀,承诺就在上三层。环境行为和能力,信念身份和系统,上下区分真的不一样。
我承诺是为了营造新的关系,已经脱离了在哪里做什么如何做。晋升到为何做,成为谁,为了谁的上层系统了。
书写真的有神奇的力量,我没想到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在这个指定题目中的书写过程中,在梳理里承诺梳理初心,梳理和孩子关系时,梳理到这个层面,瞬间觉得意义重大。
承诺在哪里,初心在哪里,知道自己在哪个层级上,在哪个台阶上。
低头看看下面的台阶是怎样的,抬头看看上一步的台阶又是如何的,想一想承诺,看一看初心,知道自己此刻身在哪里,如何向上跨一步。
父母的惯性思维,是太知道孩子的缺点弱势在哪里了,对孩子的优势长处习以为常,漠视甚至忽略。关注点,太容易在那小小的黑点上了。
当关注点在这些方面时,其实就是关注在行为上,关注行为明显是下层的事情,把关注点放到上面去,放到上三层,放到成为谁,放到为了谁去看,放到更高的位置上去看,真的就不一样了。
梳理承诺,清晰新关系,似乎发现已经透过层层迷障,看见更多孩子的闪光点。
我的承诺和初心是为了新关系去做事情,要成为一个豁达有点影响力的妈妈,这才是根本呀,这才是核心呀,所以似乎更能接纳和允许孩子的一些行为。
重复旧的行为只能得到旧的结果,在亲密关系里是这样,在亲子关系里同样适用。
想要新的结果,就启动新的行为。
允许所有的发生,因为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允许孩子以她的状态向前走着,如其所示爱着她就好。
50多岁的妈妈每天都在母女的新关系里经营着,每天都是昨日结果,每天也都是明天的原因。
每天都在创造着,每天也在收获着,想要新的成果,自然要有新的创造。
牢记自己的承诺,清晰自己的初心,每天在书写中,每天在觉察中在。
附:
陪伴孩子日子不知不觉中,减脂餐也好,减脂操也罢,体重秤上的数字甚是友好,她已减重十斤。
情绪能量不好量化,体重秤上的数字清晰可见。去向更好,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想要新的结果,就要启动新的行为,不忘初心,信守承诺,继续努力。
当遇到问题或困惑时,试着放松自己,问问自己要的是什么,愿意为了那个目标去做些什么,怎样做可以达成目标呢?
这是个通用公式,试试看。
新的母女关系里,我这个妈妈有时候在孩子前面,有时候在她后面,有时候在她左右,总之适当时候,以舒服的方式陪伴着彼此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