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道读道德经(善本.15)

李道读道德经(善本.15)

作者: 李道69 | 来源:发表于2023-01-19 14:23 被阅读0次

15悟:

道行高深气质玄,

神情丰富不一般,

悟得道德法则义,

敬人敬地又敬天。

浑浊变清静久安,

玄妙此时起心间,

保此道者宜虚寂,

敝而新成长生颜。

第十五章:论道行高深者的气质.指出修行方向

容:指气质。

原文:15.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曰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混兮其若浊;旷兮其若谷。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李读经:古时候,道行高深的人,给人微妙玄通.深不可测的感觉。深不可测的这种气质,用一个字来形容,勉强称之为“容”。

容的表现分解如下:1.气质表现出谨慎小心之象,给人的感觉就象是从薄冰上过河。2.气质表现出无所适从之象,给人的感觉就象是邻国要来攻打。3.气质表现出厚重威严之象,给人的感觉就象是深不可测。4.气质表现出涣散之象,给人的感觉就象是寒冰将要融化。5.气质表现出敦厚之象,给人的感觉就象是淳朴无欲。6.气质表现出混沌之象,给人的感觉就象是水液浑浊。7.气质表现出空旷之象,给人的感觉就象是大山峡谷。

哪种容的气质,更利于修行呢?“浑浊若是能够静止,静止就能变清净;谁能保持这种感觉,并且能持久,那么心与道合,道行就能增加”;这段话就是循序渐进的修行方法。

要想保持道行增长,必须虚怀若谷,不自满,积德。只有虚怀若谷.德积,灵炁才来汇聚,道行才能增长,才能够使人返老还童。

题外话:道行高深者无所不能,为什么会有如履薄冰.如畏四邻的感觉?老子解读道行高深者的气质,说明道行越高的人越有敬畏之心,其行为越不偏离道德规律。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道行越高越清楚真相。大道法则无处不在。

李道说:老子解读,道行高深者的气质,指出修行路径,修行者应当重视,这是实实在在的指点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有缘我之德,无缘我之失。

相关文章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15)

    第十五章:论道行高深者的气质.指出修行方向 容:此处指气质。 原文:15.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

  • 关于《老子》的版本

    读任继愈《老子绎读》后记。 关于《老子》,即《道德经》的版本太多啦,有古本,有善本,有通行本。 二十世纪两次考古,...

  • 道可道,非常道。

    读《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感悟 一、为何读《道德经》? 说起《道德经》,很久以来只是在历史课本中学习过,...

  • 视觉精进05/100天

    读《道德经》(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大道无形”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篇首就是这句,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内涵。 初读《道德经》,...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1)

    第一章:论“道”和认识“道”的方法 .“道的形态是多维度的” 道:是宇宙本源法则体名称。 道眼:能观测宇宙本源法则...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2)

    第二章:论对立统一的“阴阳规律”和道德的关系 圣人:指德行深厚.有教无类.普度众生的人 无为:指润物无声的仁善的道...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3)

    第三章论欲望得失和修行原则 无知无欲:此处指厚重淳朴。 智者:此处指投机取巧的人。 道行:修道者修为高低的称谓。 ...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4)

    第四章 论“道之用”和道之多维形态“渊.湛” 冲:此处指注入。 湛:透明.饱满.深遂的感觉。 原文: 04.道...

  • 李道读道德经(修订.5)

    第五章 论道德法则规律和“天人合一观”模拟的修道法门“守中” 守中:修行者静修的方法。 原文:05.天地不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道读道德经(善本.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kq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