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95】殷观:进献良策,臣子本分

【1195】殷观:进献良策,臣子本分

作者: 秉笔春秋吕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20-10-02 10:35 被阅读0次

机杼夜声切,蕙兰芳意消。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假期出行要注意防护呀。每位身在势力中的人物都会起到一定作用,无论影响深远还是细微,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本篇就来聊聊殷观,字孔休。

殷观的籍贯没有留下记载,《季汉辅臣赞》中与他一起被评价的马良、张存、习祯zhēn都是荆州人,且殷观、习被称为“楚之兰芳”,所以殷观可能也来自荆州,作为汉末舞台上众多荆州人的一份子。此外,殷观的表字与吾粲相同,均为“孔休”。

关于殷观的记载其实很少,一段源自《三国志·先主传》,与《华阳国志》中的记载稍有不同,另一句则来自《季汉辅臣赞》,是杨戏对季汉臣子们的赞誉或评价。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派遣使者邀请刘备一起出兵伐蜀,他提及了诸葛亮的母兄都在吴地,双方还是有合作基础的,毕竟刚刚经历了赤壁一役,这也可以看作赤壁一役的延伸。

“孙权遣使求共伐蜀,又曰:‘雅愿以隆,成为一家。诸葛孔明母、兄在吴,可令相并。’”——《华阳国志》

时任荆州主簿的殷观则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指出“如果替吴军打头阵,那么我们就没什么机会了,大事去矣。如今之计只能先赞同孙权的提议,提出己方新占领了一些郡县,不可以轻举妄动,这样孙权也不会越过我们的控制区域去征讨益州。”

“主簿殷观曰:‘若为吴先驱,大事去矣。今但可赞之,言新据诸郡,未可以动,彼必不越我而有蜀也。’”——《华阳国志》

刘备也按照殷观的建议给了孙权恢复“益州牧刘璋不明智,他轻易得罪了周边势力。希望将军能稍加宽恕,上扶汉室下辅宗室。如果一定要大动干戈,那我只能隐逸于山林,不愿意听到这样的命令。”在刘备明确表达了拒绝后,孙权也放弃了这一计划,与殷观预测的结果一致。在《三国志·鲁肃传》中刘备是提及了自己和刘璋都是宗室,代刘璋向孙权求情,如果孙权不答应自己就要归于山林。

“庶几将军高义,上匡汉朝,下辅宗室。若必寻干戈,备将放发于山林,未敢闻命”——《华阳国志》

“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于山林”—《三国志·鲁肃传》

殷观也凭借此次进言被刘备提拔为荆州别驾从事,此后就没有关于殷观事迹的记载了,只是在《季汉辅臣赞》中有一句“孔休、文祥,或才或臧,播播述志,楚之兰芳”,是在夸奖殷观、习祯的才干、德行、志向,也是前文提到的“楚之兰芳”,以此来夸赞贤才。此外,出现在《季汉辅臣赞》中说明殷观在延熙四年(241年)之前就已经逝去了。

如有疏漏,还望指正。

相关文章

  • 【1195】殷观:进献良策,臣子本分

    机杼夜声切,蕙兰芳意消。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假期出行要注意防护呀。每位身在势力中的人物都会起到一定作用,无论影响深远还...

  • 鬼谷术 (内 揵)

    引 言 本篇是 《 鬼 谷 子 》 关于进献 和 固定谋略的方法 , 主要是论说臣子与君主之间的关系 。 其中可以...

  • 《观听之势》

    韩非这里所谓的“观听之势”,指的是国君观察臣子们言行,以及国君听取臣子们意见的一般情况。 关于国君“观听之势”的具...

  • 《观听之势》

    韩非这里所谓的“观听之势”,指的是国君观察臣子们言行,以及国君听取臣子们意见的一般情况。 关于国君“观听之势”的具...

  • 进献

    薇瑞娜在光亮中醒来。 最开始,她以为是晨曦,迷蒙的光线触及到她的皮肤,微热的温度像银器一样灼伤她。 很多时候她并非...

  • 【1271】陈雅:极力劝谏,臣子本分

    宿德已为天下老,流芳还拟岁寒梅。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既有俊彦锐意进取,也有久负盛名的宿儒,...

  • 冬至

    文‖李梅 我在想 这么多的节气 像不像改朝换代 今朝君临天下 如此理直气壮 我们却如臣子 按部就班守着本分 同时,...

  • 伟人的艰难与涅槃5 ——《曾国藩传》读后感(八)

    自己被困祁门,无兵可派,天子遇困,不得不去。如果按照臣子本分,应该舍弃自己利益,果断决策,挥师北援。事实是,曾国藩...

  • 1195

    禅师说:“生活其实很简单,喜欢的就争取,得到的就珍惜,失去了就忘记。在最艰难的时候,拥有执着的信念比超群的能力更重...

  • 诸侯齐心赴始皇

    始皇六年,是始皇帝上朝向臣子说:“寡人想要扫平六国,使天下一统,你等有何良策?”有一大臣司马欣建议先下国书让六国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95】殷观:进献良策,臣子本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lb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