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幸的人,怨气很大。
有一次刘军和朋友海鹏小聚的时候,忍不住吐槽自己的父母:“我从小真的不幸,不像你什么都有。我父亲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要征求爷爷奶奶的意见,从来也不知道关心我的成长;而我的母亲从来不出去工作,家里经济一直很拮据,我买什么东西都要问奶奶要。”
“你父亲挣钱乱花吗?”海鹏听了刘军的吐槽不经意间问道。
“那还不至于,挣多少都交给我妈。”刘军解释道。
“你家吃饭谁做呀?”海鹏又问道。
“肯定是我妈呀!”刘军感到不可思议。
“你给奶奶要钱,奶奶给吗?”海鹏好像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我只要说noney,奶奶就明白什么意思了,不过每次给的很少。我想换手机,奶奶只给我几百块,我想买电脑,她只给我一半的钱。”刘军心里仍然不痛快。
听完刘军的吐槽,海鹏笑笑,然后慢悠悠地说道:“有一个小孩4岁的时候,母亲患病过世了,父亲为尽快找到新欢就把这个小孩送到乡下的奶奶家。奶奶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照顾这个男孩已经有点力不从心,可是男孩的父亲除了每个月给一点生活费,很少关心这个孩子的成长……”
“这个孩子岂不是太可怜了?肯定会被困难压倒!”刘军觉得这孩子太不幸了。
“你觉得他后来会怎么样?”海鹏发出了新的反问。
“能怎么样?可能一辈子就破罐子破摔了。”刘军就是这么认为的。
“你看我破罐子破摔了吗?”海鹏直视着刘军。
“啊?这不可能吧?”刘军根本就不相信。
“有什么不可能?我就这么走过来的!”海鹏仍然一脸平静。
刘军一直认为自己是不幸运的人,在他眼里什么都有的人,原来原生家庭还不如自己呢,顿时心理平衡许多。
由此,我有深深的感悟:
如果一个人正经受苦难,你如果想帮助他,真心想帮助他,你是需要描绘光明呢,还是描绘比他更苦难的苦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一种技术叫屏蔽性技术,就是降维,我知道你是什么状况,但是我给你的信息不是我这边最好的。
比如说,他抑郁了,生活不顺了,伤了一只脚,你就说别人丢了半条命,这样他的心里就平衡了;如果他说自己伤了脚,结果你说你的邻居高升发财了,一对比他就没法混了。
所以说,如果一个人正经历黑暗的话,最好的状态不是给他光明,而是给他最黑暗的,让他感觉自己活得还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