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读书笔记

《庄子》读书笔记

作者: 九筒小彬 | 来源:发表于2017-11-03 13:33 被阅读0次

内篇:

《逍遥游》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越俎代庖。

5.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

齐物论》

1.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2.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3.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

4.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5.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6.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7.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8.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9.庄周梦蝶朝三暮四

《养生主》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2.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3.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

《人间世》

1.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2.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3.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4.瞻彼阙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5.朝受命而夕饮冰。

6.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7.螳臂当车

8.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德充符》

1.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2.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3.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大宗师》

1.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2.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3.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䜣,其入不距。

4.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5.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也,崔崔乎其不得已也。

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7.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应帝王》

1.虚与委蛇


外篇:

《骈拇》

1.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

《胠箧》

1.盗亦有道。

2.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

《在宥》

1.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

2.无为而治: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天地》

1.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2.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

3.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

《天道》

1.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2.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天运》

1.东施效颦: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缮性》

1.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蒙蔽之民。

2.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秋水》

1.问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2.贻笑大方

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4.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

5.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6.道人不闻,至德不德,大人无己。

7.故曰: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

8.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

9.严乎若国之有君,其无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无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

10.年不可举,时不可止。

11.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

12.邯郸学步

13.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至乐》

1.忠谏不听,蹲循勿争。

2.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3.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达生》

1.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

《山木》

1.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知北游》

1.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2.化腐朽为神奇每况愈下


杂篇:

《庚桑楚》

1.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

《徐无鬼》

1.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皆囿於物者也。

2.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

3.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

《则阳》

1.荣辱立,然后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

2.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

《外物》

1.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

《寓言》

1.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2.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让王》

1.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列御寇》

1.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2.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3.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征征,其征也不征。

《天下》

1.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

2.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

3.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4.《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5.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6.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7.穷响以声形影竞走

相关文章

  • 我静,我思,我明

    梁东说《庄子》系列读书笔记——1。 庄子借用孔子和弟子的谈话讲说为人的道理,与我们平常了解的《论语》有很大区别,孔...

  • 庄子哲学

    庄子哲学读书笔记 人间世 逍遥游,游离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螳臂挡车 有知之知 无知之知 我认为庄子是非常朴素的...

  • 先迎合,后引导

    梁东说《庄子》系列读书笔记——4。 古人的智慧真的很有意思,庄子借用别人的故事说自己的道理,在教育孩子方面,抛出了...

  • 庄子:抛开一切束缚,让生命充分享受它的自由

    庄子:抛开一切束缚,让生命充分享受它的自由 《庄子故事》读书笔记4 浪迹有终 漆园为吏 现如今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丰...

  • 《庄子》读书笔记

    内篇: 《逍遥游》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 《庄子》读书笔记

    今天听了一段关于庄子的解读,正好最近比较忙,瞎忙的那种。好久没有听听这些,看起来没用又好像很有用的话。听了一阵子,...

  • 待办

    商业计划书 英语习题 现汉PPT access习题 《庄子》总结 读书笔记 马原作业 论文集排版 读关于黄河的书 ...

  • 《庄子》读书笔记1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 名周,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

  • 诗文:《中国古文·上》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目录 导言 逍遥游(庄子) 养...

  • 自然人与社会人

    --梁冬说【人间世】读书笔记 《人间世》是记录庄子思想的一部书籍。其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lt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