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弟问我,要不要报名计算机二级考试。我对他说,这门考试特别难,那些语言啊程序啊简直天书,根本看不懂。后来学弟告诉我,他没怎么准备,轻松通过。
大学期间准备四级考试。我特别紧张,问了好多个学长。他们都说,四级考试特别轻松,交大没有不通过的,甚至你不用准备,裸考就行。然后我成了朋友中唯一考了三次才通过的人(笑)。
想到大一高数考试。这门课,仿佛在所有同学眼中都特别难。可是天性懒惰的我,几乎没认真听过一节课,作业也没怎么写过。考试前夕,匆匆地看了两眼书,还自我欺骗地跳过了一章。结果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难。
经常看到诸如『XX是一番什么体验?』『XX感觉如何?』之类的问题。仔细想想,这样的问题不难回答,但是帮助却不大。因为你除了亲身体验以外,很难通过别人来了解。
就像小马过河,不亲自去行动,很难感受到过河的过程。松鼠的体验是水很深,不可过河。那你就不敢去尝试了么?别人的体验终究是别人的,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还是要亲自尝一尝。
小时候我和哥哥一起挑水。把桶放在中间,穿一根细棍。每个人挑一边,这样就可以把水抬回去了。但是「狡猾」的我总是偷偷的把细棍往我这边移动一点,这样能够省力。但是即使如此,我还是很吃力的样子,根本就很累嘛。我哥哥却好像不怎么费劲,气得我很着急。明明是我省力啊,怎么会这样?
那时候我就想到一个惊悚的结论: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食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同样的一桶水,他提起来很轻松,你可能就提不起来。身体感受如此,那心理感受呢?同样是分手,为什么有的人一笑而过,有的人哭哭啼啼?可以简单的解释为「哭,说明爱得深」吗?
我觉得心理感受应该也类似吧。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刺激,反应不尽相同。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泰山压顶面不改色」,有的人却「风吹草动便大呼小叫」。
对同一个刺激的心理反应是否相同,根本做不了实验证明。因为你无法把一个人的心理感受用数字量化。到底有多开心多烦躁多痛,你只能自己一个人感受。我们也只能对每一个刺激,有一个自己的排序。比如哪件事更严重一些,哪件事并不让自己伤心。但是这个心理感受的度量,是无法和别人的感受做比较的。
所以有天生敏感的人,就像天生体力差的人挑水多少都会感到吃力一样,敏感的人遇到问题就情绪波动,可能不仅仅是情绪控制力的问题,还是个基因问题。
所以说,对于我们没有做过的事情,别人的体验对我们来说是不怎么靠谱的。因为相同的事,我们亲自去做,体验并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刺激,我们对刺激的心理反应,也永远不能通过别人感受到。
人终究要离开这个世界的,那既然现在活在世上,对于好玩的事情,为什么不亲自去体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