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栖止木

作者: 信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09:33 被阅读12次

    前言

    文章说之所以译成“栖止木”,是希望除了栖息之外,还有抓住和安定的感觉。在“知心”之后能掌握自己,理解对方,从而获得安定的力量。

    我觉得每月的花妈妈读书会就是一个栖止木,就像宏伟说的,觉得每个月出行的这一天,是完全为自己而活的一天,完全留给自己的一天。对我来说,也是如此,我感受到了自由和丰盛,自我选择带来的自由,自我成长带来的丰盛。

    回到这本书,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你需要什么你就会吸收什么。

    我会从 遇见 看见 己见 她见 这四部分来讲述当我遇到这本书。

    1-遇见

    在序言里我看到蔡朝阳对此书的评价非常高,觉得是相逢恨晚。我当时心里想,哇,真的那么好?我为什么没有早点遇到?就在即将陷入到这种惋惜的情绪中的时候,很幸运我觉察到了自己的这种情绪,然后转念了一下,我想起了最近一直在刻意练习更新的思维,巧合都是故意的,学生想知道,老师就会出现。所以之前没有遇到,那是因为我还没有到特别想了解的程度。现在一切刚刚好。

    2-看见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很多处让我看到了我自己。

    第一处是看到蔡朝阳说

    这些年中,我从初为人父,到成为一个各处自诩的“资深奶爸”,我最大的感慨不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娃正在茁壮成长,而是,我在阅读河合隼雄的过程中,越来越看懂了自我。河合隼雄就是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他的洞见里有光,照亮我们身上那些曾经被自我所屏蔽的幽暗处,包括我们的善意、我们的无能,甚至我们自身的人性之黑暗,但是他始终微笑着面对你,并一直在鼓励你说,没关系,再来一次。

    看到这里的时候,就开始落泪。虽然我还没有读他的文字,但是也感觉到了自己被看见,被完全的接纳,被鼓励,被赋予希望。在自我接纳这一块,一直是我的一个课题。幸好从2017年开始觉察到这块儿,开始学习,开始刻意练习。我已经感受到自己越来越有力量,而且越来越有力量去帮助到其他人。更多的时候,我的这种自我蜕变和成长就是帮助到别人的那股力量。

    我相信在他的文字中我会更加的看到自己,我也相信我就是自己的那个长者,看到自己接纳自己的长者。

    第二处是看到河合隼雄在第八章中说,青年人,就像蚕蛹,心理变化特变大。

    当时我在地铁上就开始回忆我的青年更多的是回忆我的高中的时光,那个时候我想到的全都是我这么多年给它打的标签,昏暗,压力,无助。但是在读书会上分享完自己的感受之后,再听别人的分享时,突然有一种觉醒。这么多年我不能否认那时的昏暗,但是我也不能抹杀其他的一些关键词。比如我的勇气,我的努力,我对自己的自我救赎,父母给我的爱,老师给我的爱的瞬间,我的友情,我的充满了压抑和甜蜜的暗恋。哈哈哈哈,这么一想,我突然觉得高中时光其实有更多的颜色。忽然就变得很开心,于是决定回头去把这些想到的细节都写出来,让回忆更加丰满。所以非常感谢借由这本书的契机带给我的觉察和突破。

    第三处是文中家庭内的地震,父母浑然不觉,孩子却敏感地感觉像天崩地裂般可怕。

    我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爸爸发脾气时的样子,回忆了小时候寄宿亲戚家是亲戚家发生的争执一直在脑海中,回忆了两年前老公因为孩子不听话,发飙的样子。这些其实在我心里都是不能接受的。我不能接受,我一直习惯的以为的人,突然间换了一个面孔,换了一个凶恶的面孔。在这次分享中我看见了自己这些不接受。虽然我还没有办法去疗愈,但是看见就是第一步。

    3-己见

    (1)给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些对咨询师的一些建议。 作者说修补的一方不能比被修补的一方强。在这里我想到的是解决问题前“先同频链接”,在这里我感受到的是对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生命的敬畏。之前读过一篇关于故事疗法的文章,讲的是对来咨询的个案,不能直接套用公式,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急于找到背后的逻辑,而是要尊重每一个个体,心怀好奇,他为什么这么说?

    花妈妈把她总结为咨询师不是用“术”去解决问题,而是要传递温度和希望,的确如此。

    (2)博闻增识,看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印象比较深的是文中举例说“水清,鱼不栖”,但是同时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水清则月宿”。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能否不纠结?能否多问一个还有没有其他可能?能否坚信地告诉自己一定还有更多可能,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4-她见

    在读书会分享现场,我还收获了很多,非常感谢这个能量场,这个互相倾听,互相看见,互相碰撞的过程。

    比如:

    (1)放下自己:不带评判地倾听和看见他人;

    (2)放过自己:不纠结,不强求,允许自己现在的步伐,允许自己一切的感受。花妈妈说她现在只有欣赏,没有羡慕,因为对自己当下的生活,她感到满足和踏实。我觉得只有自己真正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现在走的路,做的事通向何方,才会如此吧。

    (3)不受限的人生:花妈妈分享说客观是事实,但是更重要的是你把这个事实作为起点还是终点。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触动。其实这个跟鼓励咨询的一个练习是想通的,事实在这了,我们接纳。然后呢?然后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期待,为了这个目的,你又能怎么做?能开始的一小步是什么呢?

    只要有目标,有为了目标的行动,就有希望。人生就不受限。


    原文内容转载

    修复的困难

    接受文化厅长官一职,我提出的条件之一是在京都国立博物馆内设立一个分部。一方面是因为我住在关西,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关西在文化上的分量。不过,工作还是在东京处理得比较多,京都则是一星期出差一两次。总之,在各种形式上都比集中在东京一处办公的做法有所变化,是一件好事。

    我趁着到分部出差的机会,参观了博物馆内的文物保护修理所。这是对古代美术品进行修复的地方,历史悠久。他们对历经岁月洗礼伤痕累累的雕像、织制品、绘画、文书等进行修复。据说,也有很多海外美术馆前来委托修复一些美术品。

    到现场时,首先深深感受到的是“严肃”的氛围。每个人都极其精细地面对需要慎重处理的工作。那种气氛扑面而来。据说很多修复工作,动辄要花几年的工夫。

    织制品有缺陷的地方,要先确认它的材质,再算出缺损部分每根线的针数,最后织出同样的东西来修补。这工作细碎得几乎令人昏厥,但就是要这样耐心地继续做下去,甚至花几年时间才能完成。这样的专注和毅力,令人由衷地敬佩不已。

    修复的时候,如果修补用的布比原来的布强韧,反而会伤到原来的布。所以,用于修补的布最好比原来的布“稍微弱”一点,但这个分寸很难拿捏。我一边感慨原来如此,一边回想起自己的往事。

    我在大学毕业后,如愿地当上了高中老师,那时高兴得不得了。当时真的很热心地教育学生,积极地上了很多补习课。然而,即使这样卖力地教,学生的成绩却依然不见进步。

    我下了很多功夫努力地教,却看不出什么效果。过了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过来,我的愿望和能量过于强烈,反而让学生的成长力萎缩。修补的一方不能比被修补的一方强。

    想到这里,我开始觉得在博物馆的修复工作和我曾从事的教育工作非常类似,并不是“这里有缺陷补上就行”,要先研究出布的品种、新旧程度、织绣的针数等,就像对找我心理咨询的人,不能立刻说“这样做就好了”。

    而是要一起慢慢回顾过去以及思考周围的状况等,这和修复工作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工作要花费数年,甚至10年以上,这一点两者也一样。

    只是我从事的心理治疗工作并不是由我来修复,而是帮咨询者引出他们自我修复的可能性,让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好起来,不过在那过程中所需要的纤细感觉、精神专注力和持续性等要素,可以说与古代美术品的修复工作完全一样。

    “修复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个案是相同的。每次都必须重新思考才行,不可忘记初学时的热情和谦虚谨慎。”

    他们对自己工作的阐述,感觉就好像是在为我的工作做说明似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的栖止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rq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