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看完了最新更新的一期奇葩说,说实话我并不是很喜欢第五、第六季,感觉选手们似乎有了固定的模式,不再是之前一直追的奇葩们的样子了,(当然无论学识还是眼界我肯定是辩不过其中任何一位的,我只是说自己主观感受,无心冒犯)所以,更多的只是冲着导师们特别是李诞去看的。
越来越喜欢看导师辩论总结,因为感觉他们带给我很多不一样的十分新奇的方式去看待问题,然后让我对待事物、分析问题的时候也有了新的视角。我认为导师们的这些“出口成章”是他们日复一日的阅读带来的,无论一个人反应可以多敏捷,首先他腹中一定有诗书,然后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念来讲述给我们。讲述是一种输出,那么人一直输出没有输入必不长久,所以导师们一定是那些每天给自己充电,学习的人,然后我也一直抱着学习和被鞭策的心态去看奇葩说。希望自己可以得到熏陶从而多读圣贤书。
这期讲的是“伴侣一心当咸鱼,我们要不要鞭策他(她)”每个人都很精彩,篇幅原因我只讲一讲我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其中薛兆丰教授讲了经济学原理“边际效应”,他说对待人,你不能只说他“性本善”或者“性本恶”这些总量或者存量,世界是发展的,万事万物都是一直运动和发展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人,这个时候用到的是“边际量”,我们要看你给他一个“善”的行为的时候,这个行为可以影响他多少,他可以变“善”多少,给他一个“恶”的行为的时候,他又会变“恶”多少,经济学中往往起到决定作用的是“边际量”,所以我们应该看这个“边际量”,所以我们应该去进行鞭策,然后使之有所突破。
薛教授用经济学来打辩论那是他的专业领域,所以我以为李诞会避其锋芒,另辟蹊径,然而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李诞也用经济学知识迎了上去,可谓是见招拆招,当时令我十分佩服。因为我本科是学过经济学的,但是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可以用“边际效应递减”来去反驳薛教授,但是李诞做到了,当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我是很早的时候远在“吐槽大会”火之前就很喜欢李诞的,虽然他说“人间不值得”,但是我一直相信他是真正有才华、有内涵、一直有“输入”而非真的很丧的人。只不过让我惊讶的是,我之前一直认为的是他可能读的是那些文学性的比如《百年孤独》这种的书,我是没有想到他也读经济学,而且不是泛泛而读,是真的有思考,比我这种“泛泛而学”的人灵活运用的能力要强很多。
于是当时真是自惭形愧,“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果然没有错,一些人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厉害。就是那句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你信了人间不值得,你命由天不由你,可有人就在逆天改命,有人在为看了更美的人间而努力。
感慨良多,愿今后多读书,共勉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