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负性情绪是失控的欲望,当欲望不能满足时就容易情绪失控。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对内外环境的欲求。
动机,就是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动力。
我们什么时候更容易满足需要,就是边界清晰和目标合理时。
如果主客边界模糊时,就容易引起负面情绪。
比如我最近有些抑郁,抑郁被动的动机是什么?就是想切断我跟父亲的关系,我总觉得我的悲惨的命运是由父亲造成的。
情绪反应:抑郁,强度6分。
自动思维:我的悲哀的命运是由父亲造成的。
支持的证据是什么?
支持的证据是,因为父亲不学习,也不努力,我也言传身教习得了这些行为方式。
反对的证据是什么?
就是我依然还在坚持学习。
有没有合理的解释:我原来是跟父亲一样的模式,现在是在努力的,现在努力也不算晚。
当有了新的认知,我发现想切断跟父亲的连接,是非理性的需要。因为现实摆在面前,没有他就没有我,是切不断的。
于是应对策略就改为面对也接纳,就是看看现实的条件是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化为具体的行动。
我与其担心怎么跟父亲划清界限,不如脚踏实地的过好当下的生活,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样主客边界就清晰了。
第二,就是设置合理的目标。
如果目标设置过高会怎样?如果总是达不到就会产生挫败感,或者更加抑郁。比如我现在的目标是成为心理咨询师,就是有收入就行,让自己先转起来,而不是成为资深心理咨询师。所谓合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
我现在给自己订的目标就是再利用一年的时间对认知模型熟能生巧。只要不内耗,成长就快了。
所以情绪管理,
首先,要把行动完全回归到自己可知、可控、可行的主体范围之内。
其次,是要确立一个通过努力有希望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基于完美主义设置的一个理想化目标。
如果做到这两点,我们就会发现,情绪作为一种能量,比较容易转化为有效行为。
由于已经被转化为有效行为,情绪就可以不断地保持并进行平缓的流动,相当于为持续的行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