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读书
关于亨利·柏格森及其哲学思想【上】

关于亨利·柏格森及其哲学思想【上】

作者: 别具一格格 | 来源:发表于2024-06-21 16:45 被阅读0次

关于亨利·柏格森及其哲学思想【上】

柏格森说:“我相信,哲学上的辩驳通常都是浪费时间。众多思想家们所展开的相互攻击,又有多少至今尚未被人遗忘?没有,或者很少很少。有价值而长存的只是每个人贡献给绝对真理的微小部分。真理本身能够取代错误的思想,它无须任何辩驳,便能牢不可破。”

这是智慧本身发出的声音。

当我们试图“证明”或者“反驳”一种哲学时,我们所做的只是提供了另一种哲学,它像前一种哲学一样,都是经验与希望的混合物,难免有错。

随着时间变化,我们会在曾指责的“错误”中发现更多“真理”,或者在曾信奉的真理中发现更多错误。

当我们插上反叛的翅膀时,便会爱上决定论和机械论;它们如此玩世不恭,穷凶极恶。

但当死神突然在山脚下现身时,我们便试图忽略死神,拾起另一个希望。

因此,哲学大多数情况下,会是时代的风向标,然而……

阅读柏格森作品的读者,首先会对作者的文字风格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风格犹如星光灿烂,但这灿烂绝不是一把绚丽的焰火,而像一束稳定的光芒。

因此,我们这位作家不像尼采那样诡谲,而是立志践行法国语言的优良传统一一明白易懂。

与其他语言相比,法语是一种不容易犯错的语言,因为法语容忍不了模糊晦涩——真理本来就比虚构要清楚得多。

如果柏格森的语言偶然也表现出模糊,那是因为他的语言中包含了太过丰富的意象、比拟和例证;他对隐喻有着近乎闪米特人般的激情,有时候,相比一板一眼地展开论证,他宁愿使用巧妙的比喻。

当我们因发现本世纪第一部哲学巨著——《创造性进化》——的伟大而感激涕零时,必须像提防珠宝商一样警惕这位意象制造家。

柏格森批评理性,因为他认为直觉如圣旨般不可违抗;但如果他能以更广泛的智力为基础来展开对理性的批评,或许能更显智慧。

内省性直觉与外部感觉一样不可靠,每一种直觉都必须经过实实在在的经验的检验与修正,唯有当我们发现它们能够指导并促进我们的行动时,这些直觉才可信。

因而,柏格森假设,理智只能把握现实与生命的状态,而非变化,对这一假设,柏格森寄寓了太多希望。

其实,思想是一连串相互传递的想法,正如詹姆斯先于柏格森所表示的那样;“想法”只是记忆在思想之流中挑选的几个小点,这一思想之流足以反映感知的连续性以及生命的运动。

雄辩的挑战挫败了极端的理性主义,这是一件好事;但是,用直觉代替思想,就像用少年时代的童话纠正青年时代的幻想一样,绝非聪明人所为。

让我们纠正自己的错误,应往前纠正,而非往后纠正。

如果你想说世界因为过多的理智而遭受苦难,那么,你需要的是狂人般的勇气。

从卢梭、夏多布里昂到柏格森、尼采、詹姆斯,对思考的浪漫主义反抗已经画上了句号;倘若不让我们在“本能”的神像前重新点燃蜡烛,我们便会同意废除理性女神。

毕竟,人类因本能而存在,但因理智而进步。

要说柏格森最耀眼的闪光点,那便是他对唯物主义机械论的攻击。

在柏格森的时代,实验室中的专家们对自己的范畴有点过于自信,他们巴不得把整个宇宙都塞进一根试管。

唯物主义就像一种只认识名词的语法,但现实就像语言一样,有谓语,也有宾语,有动词,也有名词,有生命和运动,也有物质。

或许或许,人们能理解的只是微渺的记忆,像负荷过重的金属、“疲乏委顿”,但是能理解微渺的预见、计划和微妙的唯心主义吗? ——柏格森要是对这些新的提法抱着怀疑的态度,那么,他的成就或许就要大打折扣;但同时,他本人也会因此而少受责难。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亨利·柏格森及其哲学思想【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zq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