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艺术之家
为什么艺术家死了,作品才值钱?

为什么艺术家死了,作品才值钱?

作者: 王语华 | 来源:发表于2017-02-28 17:30 被阅读852次

为什么艺术家死了,作品才值钱?

答案是:艺术家活着的时候,没人看懂。死后,大部分人装懂,反正没人知道。(这是我给的答案。)

今天想轻松点儿,原本这篇文章我起了三个标题,三选一。

“如何假装懂艺术,还不被人识破?”

“达利看了我这篇文,会哭的……”

最后还是定了这个“为什么艺术家死了,作品才值钱?”

原因是,这个标题,比较接地气。今天就想八卦一下我对艺术俗气的理解。

1

暑假我带儿子去北京,和我们家的“文艺女青年”汇合。

我家“文艺女青年”是指我的亲姐姐。以下简称“文青”姐姐,因擅长写诗、画画、写文案而得名。

自从我结婚生子“食了人间烟火”后,我俩共同的爱好只剩最后一项了。而“文青”姐姐,却一如既往的在艺术之路上,日益精进,我已望尘莫及了。

我们约会的地点基本都是“文青”姐姐安排的。因为“文青”选酒店的标准是“个性”、“艺术”。她还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就是每次住不同风格的酒店。这样每年出差,可以住遍各种特色的酒店。

而“土人”我,选酒店要么看价钱、要么选舒适。和文青姐姐一起,就高不就低了。

跟她住一起,还能顺便沾上点文艺气儿。挺好。

同样是住酒店,不同人赋予不同意义。“文青”出门住酒店就是体验,我住酒店就是好住、住好就行。结果也往往符合了各自的定义。对生活的滋味和要求,立见高下了。

2

这次选得是北京侨福芳草地挨着的一家酒店。不用看,肯定是一家艺术酒店。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说是侨福芳草地是个“拥有领先的环保设计和浓厚多元的艺术氛围”的新概念购物中心,建筑内部摆放着包括达利在内的500多件艺术作品,以雕塑居多。现场能看到达利的40多件雕塑作品,据说这么大量的收藏只有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才能与之媲美。

紧挨的酒店,也处处都蒸腾着艺术气息。

前台、门凳,就连门口转门旁也是个丰臀肥乳鞠躬的夸张女人雕塑,着实醒目。

儿子从小害怕看雕塑,唯独这雕塑他不怕,还问亲姨,她为什么穿这么少?亲姨说:热啊。

酒店二楼有个艺术展览室。饭余,我们闲逛。

我以一种土人的眼光来看这些艺术品,一边走一边和“文青”姐姐说:

“这样就是艺术啦?”

“这玩意儿也算艺术?”

“这个也太简单了吧?”

一圈走下来,搞得我心潮澎湃,抑制不住的激动啊。

不是因为我欣赏艺术,而是听说这些艺术品价值不菲。

我这个艺术门外汉,用我超级逻辑分析总结能力,很快解构了这些艺术品(除了个别的实在没看懂以外)。

我头头是道地,用4个词总结了那些富有冲击力的艺术雕塑的创作规律:(懂艺术的欢迎拍砖哈)

夸张+混搭+对比+看不懂

3

不信,我解构几个来看看,看我说得有没道理。

门口的小猪小姐,把女人+猪+露点,混搭对比在一起。硬质的材料把薄裙的飘逸轻柔表现出来。用硬的表现软的,用猪表现人。

同样手法,用固体表现气体。这个“牛气冲天”,是用人和牛的混搭、表现“冲击”这类虚的东西。我实在欣赏不出什么美来,只想到四个字“夺人眼球”。还有一只流淌墨水的钢笔,图没找见,就是用固体呈现液体。

这个也是酒店里的,用实的表现虚的,这个雕塑应该是想用这个悬浮空心表现灵魂。

一眼能看懂的用线表现的光线,我最喜欢。红色的线从几层楼高的玻璃顶处倾泄下来,配合阳光和光线,把抓不住的阳光给写实了。

4

更多雕塑和艺术品,我没都拍下来。

反正我装模作样地看了一圈,就开始讲解我的看法。

这哪里是艺术?分明就是逻辑嘛。

逻辑一,逆向思维、就是打破常识。打得越破越艺术。

逻辑二,混搭思维,浮想联翩。只有把原本不搭嘎的事物放一起,大脑会自动搜索连接。再赋予点什么意义安上。

逻辑三,整合思维。把艺术、环境和观看的人整合一起。怎么解释都行。

你看,我总结的有没道理?

简单点,就是打破常规思维和认知,然后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来。

我说,根据这些规律,我可以批量生产所谓的艺术了。可以把艺术工业化。比如编个程序,把反差和对比的两类生活中的元素搜集并分别录入。然后通过程序随机搭配。越别扭越好,越夸张越好。再安个“主题”,讲个故事。齐了!说不清也没关系,因为总有一种艺术叫“看不懂”。

我嬉皮笑脸地和我姐说,“幸好,我没去混艺术圈。不然艺术家在我的批量生产下,不都得饿死?”

都说创意和灵感是艺术家的生存之道,我可以专门批发各种灵感。即便不批量生产,我找人设计个程序模型,整出点什么艺术品来,也不是难事儿。拿去混混艺术圈,说不定也能当个小名家呢。

5

当然真实的是我对艺术创作的理解。所谓的艺术,在我眼里就是跳出框架,然后打破框架。

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其实我们人生本身也是艺术呢!阿甘都说了: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生活带给我们的是各种不同的体验,如果我们能在打破常规认知中依然能体验到乐趣,那就是活在艺术当中了。

前面我提到的把艺术工业化,其实只是对艺术肤浅的拆解而已。真正的艺术在于,创作者对生活理解,以及观看者对生活的体悟。

艺术其实是在表达人类的某种感受。通过观看者的经验加心理感受,共同完成对艺术的理解。而电影则是调取人们的各种情绪。

文章,则是让我们能够在另一个空间相遇,让你看到我的感受、看到我的情绪,我的思想。

无论艺术品、电影还是文章,只有创作者对生活有深深的理解基础之上的作品,才能引发观众共鸣。否则,就真的如我所说的那样,沦为缺少灵魂的“工业流水线”。

6

本着明白的生活态度,我还是了解了一下关于艺术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你有创作美感。

第二阶段,你有艺术个性。成为艺术品,并有了自己初步的方法。

第三阶段,有风格。不管哪里出现,都能识别出是你的作品。

第四阶段,有影响力。不仅有方法、还有方法论。甚至影响了不同领域。

第五阶段,有境界。花非花、文非文、物非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因为,无论艺术、还是写文章、甚至生活,都可以在这五个阶段中找到自己现在的位置和未来前进的方向。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艺术家死了,作品才值钱?

    为什么艺术家死了,作品才值钱? 答案是:艺术家活着的时候,没人看懂。死后,大部分人装懂,反正没人知道。(这是我给的...

  • 让拍卖行告诉你,人民币最爱谁?

    今天首先要郑重地跟大家道个歉,对不起,萃花骗了你们! 之前写当代艺术,提到“艺术家死了作品才值钱”的观点,萃花没有...

  • 画家“抄袭30年”, 创“薅羊毛”新奇迹?

    洋为中用不是照搬复制,如果把国外不知名艺术家作品直接拿过来据为己有,那这所谓的“著名艺术家”就太不值钱了。 据新京...

  • 日签

    劳动不值钱,结果才值钱; 结果不值钱,客户满意的结果才值钱; 客户满意的结果不值钱,客户愿意花钱交换的结果才值钱!

  • 《艺术与自由》作者:觉醒东方看世界、哲学家、思想家。

    绘画作品艺术作品、画的越不像越值钱,能画出自己思想作品更加稀有值钱!在于原创独特性,所以值钱,想成为画家你...

  • 作品| 《死了》

    闭眼之前 是叶落时刻 知了也不再叫 春天过去 有些时日 经历着百无聊赖 是之前 想闭眼的时候 对夏季的失忆 于是一...

  • 狮子与圣徒

    艺术家作品

  • 其实你很能赚钱只是你不知道!

    1.思考过程才值钱。 方法不值钱;真正值钱的是: 想出技巧的思路,思考过程才值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启发...

  • 白天也懂夜的黑

    本文系“飞鸟集写文杯比赛作品”。(不是参赛作品) ( 上) “是你害死了你妈妈,为什么死的...

  • 伦布朗名作《夜巡》 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有些艺术作品价值连城,是因为它真的画的很好吗? 那么,为什么和这些艺术作品一模一样的印刷品却不值钱呢?我相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艺术家死了,作品才值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zx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