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关于孟子与告子争辩的思考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关于孟子与告子争辩的思考

作者: 抱朴讲堂泽溪 | 来源:发表于2020-01-06 17:35 被阅读0次

    杜老师讲授了《孟子》中的两个关键内容:一是有“爱有等差”的内容,一是“人性论”的内容。

    杜老师的分析有条不紊,老师用他那极强的哲学思辨能力带领我们学习、思考,学生受益匪浅,感谢老师!

    关于“爱有等差”的内容,我认为孟子延续了孔子“由内及外”的工夫论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爱有等差,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无论在工夫论架构的建立上,还是在给人们提供可操作的实践上,这个观点都非常有价值。

    而关于“人性论”的内容,杜老师解析孟子和告子的辩论时思路清晰:告子质疑儒家所提倡的仁义是否符合人性,他在现象的角度来谈人性的问题;而孟子坚持“人性之善也,由水之就下也”的观点,这是因为他在讨论性善的可能性。

    读到这里,我不免开始思考:在真实现象中,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

    思考过后,我发现:人性,是不能被简单地定义为“善”或“恶”的,或者说不能用简单的对立视角去判断并定义

    人性可能包含“善”与“恶”,但不仅限于“善”与“恶”。

    正如庄子所说的“道未始有封”那样,“善”与“恶”的概念是人提出来的,是人在进行认识活动时给被认识对象的客体所贴上的标签。

    所以,我认为告子提出“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在不轻下定义这个角度来看非常好,但如果说这就是他对“人性”的全部定义,那就仍有不足,接下来就谈这个问题。

    告子以“性无善无不善”为大前提,质疑孟子提倡“仁义”、“为善”的行为是在扭曲人性——“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告子的质疑中有三点值得今人思考、辨析:

    1.告子定义人性为“无善无不善”,他似乎在将人性剥离了善恶的定义以后,把人性视作空茫茫的混沌一个,因此无论人性是朝“善”或“恶”的方向发展,都属于扭曲人性。

    但我认为,不轻定义“人性”绝不因它本质是空茫茫的混沌一个,而是因为人性所包含的性质太多太复杂,不是简单的、绝对的一个“善”或“恶”就能表述得全面且清晰的。

    我倾向于认为,人性本来就由“善”、“恶”等众多性质构成,因此,无论是向“善”发展,还是向“恶”发展,都只能说是“趋向”,而不是“扭曲”。

    2.孟子没有“以人性为仁义”,只是说“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是形势使然,简单地进行区分:孟子没说“人性本善”,孟子表达了“人性中有善”和“人性趋向善”的观点。

    3.在告子的比喻中(杞柳为桮棬),他将“义”比作酒杯(桮棬)。譬喻中的“酒杯”是功用性器具——为了明确的目的(盛酒)而人为地加工自然物——我认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确有打着儒家仁义旗号而谋私利的情况,告子应该是体会到了这点才与孟子辩论的。

    但正如杜老师一直强调的那样,任何一家学说本来都没有问题,是使用者出现了问题而已,告子大概没认识到这一点。

    接着是关于仁义在内还是在外的问题:仁义这种道德情感是由外界决定还是由内在决定的?

    告子认为“义”在外,“义”是由两个人的关系决定的;而孟子则认为“义”在内,是个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

    我目前的理解是:道德情感虽然被总结出了道德性,但它仍然是情感,那么情感是由人心(主体)发出的。

    但是,有2点需要界定:

    一是“情感的产生”不能完全与物质客观世界分开,客观物质可以激发原本存于心中的情感。

    二是“情感活动”应该由主体发出客体接收,情感活动的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动植物,总之是有这么个对象的。

    因此,我目前认为:“情感的产生”以及“情感活动”不能割裂为主观或客观所单独决定的。

    这一节课“人性论”的部分我听了两次才勉强弄清楚了一些问题,其实杜老师的讲解十分清晰,但由于《孟子》书中的讨论本就涉及很复杂的问题,所以不容易理解,但我还是尝试写下目前的思考,请老师批评指导,感谢杜老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关于孟子与告子争辩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ik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