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证据表明,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抑郁的倾向在青少年当中越来越普遍。

从青少年抑郁的起因可以看到他们在情绪竞争力的两个领域存在缺陷:一是人际关系技巧,二是以催化抑郁的方式理解挫折。某些抑郁倾向几乎可以肯定源于先天的基因,而另一些倾向可能是由于可逆的悲观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使儿童倾向于以抑郁的方式回应生活中的小挫败,比如成绩不好、与父母吵架、受到排挤等。
丹娜刚刚转到一个新学校,她对和学校里的女生交朋友感到害羞、不自在。她不愿意主动聊天,只有在别人和她说话时才会和人交谈。她无法让别人了解她是什么样的人,甚至不知道在“你好”之后应该说些什么。
她参与了哥伦比亚大学关于抑郁青少年的实验性项目,接受心理治疗。治疗的重点是帮助她学会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建立友谊,和同龄人相处时如何更加自信,如何表达感情。从根本上说,这个项目是一些最基本情绪技能的补救性辅导。项目成功了,丹娜的抑郁症消失了。
人际关系问题是抑郁的一个起因,尤其多发于青少年。儿童与父母关系紧张,和儿童与同龄人关系紧张一样常见。抑郁儿童和青少年经常无法或不愿意谈论自己的悲伤。他们似乎无法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感受,相反常常表现出郁郁寡欢、容易被激怒和不耐烦、偏执和愤怒——尤其是对他们的父母。这反过来使他们的父母很难为他们提供情绪支持和辅导,亲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恶化,最后通常以不断的争吵和疏远告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