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读了王伟群的《北京的粪桶》。
背粪工这个行业,到21世纪后就完全消失了吧?这篇稿子写于1995年,这篇25年前的报道,首开国内特稿的写作先风,将笔触首次投向普通人,书写普通人的情感与命运。
这篇不长的特稿,真实反映了三个“老北京”的人生轨迹,那个年代,已经有了前卫新潮的现代审美,也还保留着传统固化的思想观念,命运似乎一直在开玩笑,浮浮沉沉中他们还能找到人生的一点念想。就算地位卑微,也要心向太阳,因为还存有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这让我想到了这几天一直在读的《平凡的世界》,始终不能理解书生意气十足、完全可以有美好前程的孙少平,何以要选择在危险的矿井下劳苦一辈子,这难道不啻于一种把苦难当享受的自虐行为?读了这一篇特稿,感觉稍微有些理解孙少平了。这世间有那么一种人,他被生活的洪流冲刷着裹挟着,不管有没有靠岸的机会,都不会去怨天尤人或者自暴自弃,而是坦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并从中找到"我"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意义。在他的人生规划里,早已超越了世俗肉体的苦乐,他想要的,是从生存体验中体悟到世间的众生百态、生命的无限可能~
这在我等凡人看来,多么地不可思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