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百味社会热点今日看点
身边那些家有十几套房的人,还有什么追求?

身边那些家有十几套房的人,还有什么追求?

作者: 陈仲卿 | 来源:发表于2018-06-29 13:24 被阅读431次

- 01 -

有这么个段子,几个清华毕业生打出租车回母校。一路上大家热烈地聊着某同学在北京买了房,每个人都由衷赞叹,真是人生赢家啊。

快到站时,全程默默无语的司机师傅突然语重心长地说:

我家拆迁分了几套房,可我就是个开车的,你们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你们北大、清华毕业,人生的目标就是在北京买套房,而不是思考国家的未来,那这个国家真的没有希望了。

语罢,刚才还神采飞扬的同学们瞬间无言地低下了头。

著名的清华校友高晓松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名校是国之重器,如果清华学生对国家和社会没有想法,却纠结于找什么样的工作这种事,实在是有负清华的教育。

然而这些清华学生错了吗?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同学们不但不会鄙视他们,反倒能同病相怜,原来清华的也买不起房啊!

房地产带活了中国经济,却也压垮了大批年轻人。房子就是命,房子及其衍生而来的一系列民生问题,注定成为一代人的痛。

一个外地来京上学、工作的同学,只要能买下一套城区的房子,无疑会被同龄人视为人生赢家。那如果家里已经有几套,甚至十几套房的人呢?恐怕收获的不只是羡慕、嫉妒和恨。

这样的人当然不是我,但我也很荣幸地接触到坐拥数房的“顶级”富豪。

- 02 -

我的一位同事,号称公司首富,他家就在公司附近的村里,七年前因为拆迁,全家人一共分了十一套房,外加数百万现金。

但这个首富平时过得相当寒碜,上班只穿着一件皮夹克,里面常年就两件衬衫换来换去。他每次吃完饭,碗面上光得只剩下油,连渣也不留。有时候他休假,我们还能在公司碰见,说是来公司喝点水。

我们私下调侃,首富为什么能成为首富,都是这么一点点省出来的。

今年首富家摇到了号,可以买车了。大家乐呵呵地帮着一起参谋,从丰田霸道,保时捷到雷克萨斯,推荐的全是自己碰都没碰过的豪车。首富很淡然地说:别,我就买个代步车,标致308那样的就行。果然,首富下个星期就开着308来上班了。

为啥首富过得这么穷酸?他自己从来不说。大家分析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首富从小过过穷日子。他讲到自己刚出生不久没奶喝,是奶奶夜里抱着他去羊圈里偷喝羊奶,还得趁着羊睡着了没反应过来,赶紧多嘬几口。首富大概因此传承着家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二是首富家极有规矩,老爷子虽然有钱有房,但对膝下子女管教严格,从来不许乱花钱。而且家里孩子都要老老实实地上班,不许游手好闲,坐吃山空。

买车这事上,老爷子就给首富下了规定,只许用外财买,不准动家里的存款,也不许用收来的房租。所谓外财,就是自己挣的工资,加上炒股、投资赚的外快。

首富曾给我们透露,当年他们乡里拆迁,最多的一家给了一亿元。然而暴富之后,许多家庭开始挥霍无度,穷奢极欲,最后不但钱没了,家人也因为分财产闹得反目成仇。

而首富家正因为一直坚持着保守而严苛的家规,才活得像个正常人家。看来首富家老爷子看得很透彻,用钱毁掉一个家庭,真是太容易了。

- 03 -

前年我买房的时候,卖房的业主比我大十几岁,我把他称为“房叔”,因为他真的在北京有十几套房,而且不是拆迁,是靠自己一步步打拼而来。

房叔是货真价实的学霸,八十年代初考入清华计算机系,这个专业通常是各省高考状元才考虑的。他非常有商业头脑,不但极富勇气地告别体制下了海,还早早就敏锐地意识到房地产蕴含的重大升值空间,并且通过融资、拆借和借贷,以租养房,十八般武艺全用上,前后攒下了十几套房。

有这么多房,谁还不赶紧享受人生?房叔偏不,他至今仍在艰难地经营着自己的小公司。

但房叔最骄傲的并不是他的学历和房子,而是儿子,从北京顶尖的人大附中直接考上斯坦福,这经历,比老爸更加辉煌!

房叔跟我分享他的育儿经,他从来不告诉儿子家里有几套房,只搪塞他是租的办公地点,甚至连零花钱都很少给儿子。原因无他,房叔不希望儿子的头脑从小就充斥着优越感,以致早早放弃了勤学苦读,最后落得除了房产证啥都没有。

这很有道理,当今世界上,那些靠贩卖地下资源就富得流油的国家,有几个拥有先进的科技和清明的政治呢?能躺在石油上睡懒觉,哪还有动力早起工作。

但房叔对儿子绝不是简单地穷养,而是有更深远的规划。一方面他不让儿子生活骄奢,另一方面却不惜重金让孩子见世面。

房叔认为,装穷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必须让孩子见过更高的境界,树立更高的追求。他在儿子刚上小学,就坚持每年暑假带他去欧美游历,还报名高档的兴趣特长班。

果不其然,儿子一到美国上学,就告诉房叔,在那边,优秀的年轻人都像扎克伯格那样,小小年纪就立志改变世界。至于买车买房的想法,恐怕只占据他们生活5%都不到。可能只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同学,才会得瑟买了豪车和豪宅。

- 04 -

斯坦福大学作为世界科技中心---硅谷的发动机,为高科技的发展贡献了无数人才。斯坦福的同学们追求什么呢?当然不是豪车和豪宅。

在美国名校年轻人的价值观里,你所做的事情本身,比你因为做这件事情而挣了多少钱要重要得多得多。所以名校大学生更愿意去startup(创业)公司上班,而不是充满官僚气息,凡事讲究流程的大公司。甚至很多人放弃优越生活条件,去不发达地区从事公益事业。

这倒不是美国年轻人不食人间烟火,实在是因为人家早就过了比拼物质的年代。我们曾在马克吐温、巴尔扎克这些西方文豪的作品里见识了资本主义的奢靡和挥霍,然而这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如果这个不好理解,那我们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历史轨迹。

五十年前,中国也曾处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时候,家里有多余的粮油都是奢侈的事,如果能搞到点进口商品,那就不止是奢侈,简直是权力的象征。

然而到了今天,物质极大丰富,想买国外商品也有多种渠道。生活必需品只要够用就行,谁还会在家里屯上几十袋大米和几十桶油以显摆富贵呢?

现在之所以全社会都在关注房子、房价,这是因为我们正在逐步经历国家的城镇化,优质资源开始向少数大城市集中。

也许再过十几年,房子也会变成普通的生活必需品。而我们这一代人对房子的执念,也会变成后世的笑话。

- 05 -

在现阶段的中国大城市里,房子对年轻人的意义重要得无须多言。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不能只怪年轻人的想法有多么拜金和俗气。

但房子功能再多,也摆脱不了它的最终属性---住所。我们终究还是要学习,要工作,要建功立业。即使家有十套房,即使房子的附加属性,比如资产、收入、社会地位等等的加成能让人提升几个梯次,但也代替不了人生必须的成长和奋斗!

我的一位很早就去美国发展的同学告诉我,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年轻人找对象,最看中的是对方的教育背景、想法和经历。当他们得知中国的优秀青年会把房子、车子和颜值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查时,显得非常诧异,并且表示,这是他们爷爷辈的价值观了。

这倒不是因为美国人有多高尚,实在是早就过了那个发展阶段,他们理解不了我们对刚需的恐惧,正如我们理解不了他们吃饱了撑着不要命地去做公益,甚至是挑战极限运动。

房子是用来住的,人要生存,就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但衣食住行绝对不是生存的目的。住多大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决定不了我们的未来。

而那些以为家里有了好几套房,就仿佛鸡犬升天,从此不愿再努力上进的年轻人,不要说被美国人鄙视,恐怕用不了多久,连同胞都看不起他。

正如现在北京就有不少坐吃山空又没有文化的拆迁户小孩,其中一个成天混贴吧到处说自己家里多少套房,喜欢找他家隔壁的大学生女孩加微信,结果没人看得起他,加他的几乎都是房产中介。

房子是好东西,但他代替不了人的知识、修养、素质和能力。当我们真正投入工作,面临一个又一个难题时,就不难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房子、票子这类身外之物从来无关。

当我们老了以后,有没有资格向晚辈炫耀,当年我取得了多少成就,作出了多大的贡献,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为用户提升了多少体验和效率;还是当年住在多大的房子里,名下有多少资产,每个月收多少房租?

年轻人要努力赚钱买房,更要为自己的明天而努力。房子是幸福生活的加分项,但如果考生卷面分太低,仅有加分又能如何?除了房子,我们是不是还要追求一些精神和本质的东西?

别让房子成了前进路上的阻碍!

相关文章

  • 身边那些家有十几套房的人,还有什么追求?

    - 01 - 有这么个段子,几个清华毕业生打出租车回母校。一路上大家热烈地聊着某同学在北京买了房,每个人都由衷赞叹...

  • 说给别人,也说给自己!

    你想想你才二十几岁,后面还有五十年,如果现在什么都有了,你剩下五十年做什么?还有什么追求?

  • 感恩

    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的人,他们不停地抱怨,抱怨人家有几套房,人家到哪里旅行,抱怨别人没有帮助他,抱怨别人这抱怨...

  • 宝藏女孩👧

    身边: 我追《家有儿女》 她追《武林外传》 回头看当年那些经典 有的人设崩塌、有的屹立不倒 《家有儿女》是很生活化...

  • 那些身边的人

    以前楼宇楼之间只有灯相互照亮着,互相取暖着,拉近彼此的距离。经过这次疫情它拉近了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以前的快递都...

  • 你不要抱怨直男,你先看看自己是不是直女

    经常听到身边的女同学抱怨,为什么我脸蛋漂亮,身材不错,穿衣有品,身边的追求者寥寥无几,那些小虾米似的追求者也都是一...

  • 追求

    乞丐的追求是什么?饱腹?那已经饱腹了的人的追求是什么?精神上的饱腹?那么精神上已经饱腹的人呢?还有什么追求呢?这一...

  • 现如今你还用钱包和纸币吗?

    你身边还有木有那些用钱包的人,那些将钱包里的钱叠得整整齐齐的人,还有那些皮夹最里面一层总是有几张备用大钞,但是一直...

  • 怎样度过这一生才是最幸福的一生?

    我们这一世在追求的是什么?两套房子?三套房子?好像不是。追求更多的财富?多的标准在哪里?似乎也没有答案。当一个创业...

  • 2017愿你遇见最好的自己

    那些触手可及的东西,那些在身边的人,那些正在做的事,那些正在爱的人,那些····。不管你的正在经历着什么,也不管...

网友评论

  • 人间三十年:改变世界,路长
  • 小霞little:回想自己当初买房,好像一是为了缓解父母对自己的担忧,证明自己有能力让自己幸福,二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稳定的住所,但实际上,对个人而言,买不买房,住多大房又有多大关系呢,而且真的买房子后吧,幸福指数究竟提高了多少也很难说清楚,夫妻间的隔阂和矛盾有增无减,所以说幸福真是很难用金钱衡量的,智慧的人总能让家人幸福,这和有没有自己的房产,有多少钱真的关系不大……个人体会,别打我……
    陈仲卿:如果不买房,矛盾和困扰会更多,租房不如意又无可奈何的事太多了。
  • 小霞little:写的很棒👍
  • 凛逸:怎么办,卖了房子去寻找诗和远方呗
  • 胖萝卜:很多人,活着就已经是尽力了。
    作者想传递的我想不止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思想。
    但,国外的教育与自由度并不符合我国国情。
    中国人成家立业的基础是买房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
    近三十年内个人认为还是很难改变。
  • 赛博剑仙_李玄器: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住无忧的人才会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去做些别的什么事情。有时候一无所有的人,连畅谈梦想的底气都没有啊。
  • 朱砂海棠lh:我可能就是你们口中为了买房子失去奉献国家这种宏伟志向的90后。如果不买房,怎样在一个城市站住脚?公司会对你排外,有了孩子,上学也很困难。自己接受的教育是落后的,难道还让孩子也是么?佩服不想去买房子的人。不奢求为了十几套房子奔波,只为了有一个住所,有一个,在一个属于自己的遮风挡雨的小窝。毕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陈仲卿:不是名校生,自然不用承担太多压力,先把小日子过好有什么错呢。
    朱砂海棠lh:@陈仲卿 那估计我还是过我自己的小日子吧。原来不是清华北大的连奉献国家的机会都没有啊
    陈仲卿:@朱砂小朋友 你是清华北大的吗,不是的话就没人指望你为国家思考未来了。
  • 竹棉:我不是某人,人人都有房子谁会去租房?人人都是有钱人钱从那里来?所以富人是有的穷人也是有的这个事情是固定存在的,房子为什么要买,可以租房子,这没什么,非要挤破脑袋买个房子吗?对普通人来说,买个房子比登天还难。用现金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某些没有意义的东西浪费了
  • e11ab1713656:其实我个人觉得买房并不是那么重要,反而觉得很浪费钱
  • chenxier:有户口无房,一家人挤在海淀5平米的出租房子里,屋子还被隔了两间。虽说我们把它营造的很幸福,可是不焦虑怎么可能呢?当房东儿子指着你鼻子骂要你滚,不准你用厨房,用了洗衣机指责是你弄坏的,不准开窗,平日里问题多多…在外面已经很累了,回到家还得面对这些。家里小的没有一个下脚地,别说再添一个孩子…没有落户根本没法读书…不挣钱买房,能怎么办?随随便便就百万的首付,随便就数千的房租,随便就几小时的通勤,随便就加班的互联网公司,梦想是什么?希望每天能和家人吃顿饭,可是大家忙的根本见不到。能够带着孩子长大,可是带着孩子,怎么挣钱?呵呵,除了干了鸡汤,还能怨天尤人不成?
    chenxier:@陈仲卿 没见过说明您不是我们这种生活在底层的人…我们毕业年份也短。规划不是没想过啊,不是人人都能进BAT 谷歌微软,拿个大几十万年薪。我就是个资质平庸的人,从一个二本冷门专业一路工作,读书,一直计算机博,对象也是热门院校计算机硕,还是能排的上号的it大公司,他也没能拿到所谓的高薪。我们不努力吗?才不是…头脑能力就只能到这了,本科毕业为何继续读呢?前前后后我在四家公司研究所工作过,不论本科,收入都不足…对于一穷二白的年轻人,资质还平庸,还能怎样呢?:sweat:
    陈仲卿:@chenxier 我在北京工作十年了,见过各种各样的同事,还真没见过你这种情况。有户口,说明你们的资质还是不错的,该好好想想职业规划之类的大事。
    竹棉:@chenxier 有时候也得想想试着换个环境,读书哪里都可以读,当孩子有某些兴趣的话,就让他从事他的兴趣,这比读书有用多了
  • 笑阅人生事:古代讲究学而优则仕,现在是学而优则钱。学而优则房!整个中国,人们都围绕房子转,西方国家只需要控制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就行!
  • 愚人观10:文章不错,不过对于普通劳苦大众来说,没有能力追求梦想或改变世界,只能努力把自己的小生活经营好,努力赚钱,给自己和身边人一个保障,现在社会的价值观确实扭曲
  • 任性的苏苏:投资有十几套房的那位父亲的事例很圆满。现实中很多人在孩子上小学,初中的时候正是财富积累期,也许为了投资什么紧衣缩食,孩子按照普通人家庭的生活水平慢慢长大。等有一天达到了如文中父亲那样的财富水平,也错过了孩子的那时的成长期。
  • Williams_: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是被迫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是哲学上给人强加的一个价值定义,难道人活着的终极目标不是使自己快乐吗?如果你给这个国家,社会做了贡献,自己不快乐,俗一点说就是操心买房,操心买车,天天被领导骂,忧虑着工资,然后你再去干什么无厘头的贡献社会,这不是人生之悲哀?人就能活一次,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使自己开心,使自己爱的人开心,不就是你活在这个世界上该干的事?这不是自私论,这是现实。
  • 蔓蔓云萝:现在人越来越短视,精神追求越来越片面化,物质化,也许有那么一天,当中国真成了一个各方面都走在前沿的大国,那时或者国人普遍追寻的东西就不一样了,就会为了去实现更高端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去奋斗!
  • 金与石:一般般吧
  • 你倾城一笑而不语:这篇文章我好像在哪里看到过……
    陈仲卿:@你倾城一笑而不语 不会吧,例子都是我身边的人。
  • 刀锋冷_L:没房什么都不是
  • 辣個小吳:写的很棒!感觉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最缺乏的是精神信仰,所有人都向钱看。说什么改变世界,估计说出来周边人会笑掉大牙,所以所以国人才会做出那么多毫无底线的事!
  • bb76b65a68f8:金钱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当下,首先个人必须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来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进而影响周边的人,给社会做出贡献。在房贷车贷中疲于挣扎,磨灭了上学时的意气风发。哪里来的精力思考国家的未来!
  • 漫天飞舞的蝴蝶:真的写的太好了
  • 懒鱼:读二十年书敌不过人家里有两三套房
  • 逸之:请给我十几套房,这样我的追求才真正开始。
  • 丐木川:同一个话题写出了一个新的的解读方式和角度。向你学习。:+1::+1::+1:
  • 勇0o:买房没有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好的基础,就忧国忧民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之不幸。
    问道儿:@随风的勇 与其逼逼叨的改变世界,还不如本本份份踏踏实实赚钱,买房!自己日子都过不明白,改变鸡毛世界!:blush:
  • 心存善念王李军:读此文感觉有点味,中国人还是那只睡狮,快醒了。
  • 无尽一夏:赞同你的意见
  • 67423dc346cc:崩盘了重来吧
  • 飞儿和木天:说得有道理,不过,现在的这个阶段恐怕不是能够快速过渡的!!所以这才是长远未来的恐惧和悲哀!

本文标题:身边那些家有十几套房的人,还有什么追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no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