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同一本书的理解,正如东坡居士诗中所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我读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乡下人的悲歌》后,我想到的是有益的学习将对人生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远高于物质层面。它会抚平过往所有的伤痛,唤起抵抗生活挫折的精神力量。
利用空闲,我先后阅读了这两本书,其间没有过渡其他书籍。这两本书的内容都来自于作者从童年到成年的人生经历。两位作者有相似的生活环境。他们都出生在比较贫穷又偏僻的地方。这不是他们不幸童年的主要原因。他们不幸童年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不健康的原生家庭。《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的父亲是一名摩门教信徒,她的父母主张生病不去医院、学习不去学校。她的父亲是一个偏执狂,总认为学校是魔鬼,认为他的家庭会遭受联邦政府的迫害而疯狂囤积生活必需品。她的父亲要求她放弃学业,继续回废料厂帮忙。她的母亲痴迷于精神疗法,深受丈夫的影响和牵制,未在女儿最需要的时刻给予支持和帮助。《乡下人的悲歌》的作者万斯的母亲更加糟糕,她的人生经历包括吸毒、偏执、多次离婚、歇斯底里。她给了万斯一个不稳定、没有安全感、缺少父爱的童年。最让人心痛的是,由于母亲精神状态不稳定,他在十岁的时候差点死于母亲手中。
原生家庭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你无法拒绝的第一个人生盲盒。这个盲盒没有标注提示信息,更不能七天无理由退货,只能默默等待和接受。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些手气差的人将会用一生去背负原生家庭的恶果,而有些手气差的人却能鱼跃龙门。两本书的作者用自己的翻身经历告诉我们,看似偶然的结果里包含了必然的因素。
两本书的作者并不是一直身处黑暗。塔拉的哥哥泰勒、学校里的导师,万斯的阿嬷和阿公,都是他们不幸人生中的一道道光束,将他们引进了通往光明的大道。我们即使处于人生低谷,身边一定也有照亮前路的光芒。别人的光芒终是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借光行走一段短暂之路。最终,我们还是要凭一己之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永恒之光。
两位作者的原生家庭并非一无是处。塔拉的父母教授过她基础的学科知识,万斯的母亲曾多次带他去图书馆看书。这些为他们今后主动进入学校学习奠定了基础,也无意间为他们打开了拯救自己的大门。两位作者终于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实现了鲤鱼跃龙门的突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所得远不如此。他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打开了困扰多年的心结。当父母用亲情作为交换的筹码,要求塔拉放弃学业,并承认哥哥肖恩没有欺负她时,塔拉并没有妥协。她明白妥协意味着交出自己的人生、自己建立的价值体系。她被迫在亲情和事实之间作出选择。最终塔拉选择了坚持真相。这个选择虽然残酷绝决,但能涅槃重生。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有明辨真理的思维和自信独立的精神。万斯在书的最后几页写到自己因为将脾气发到狗身上而感到羞愧。他追上狗时,没有再掐它的喉咙,而是给了它一个拥抱。万斯不仅建立了自信,还终于能在成年以后控制住了脾气和情绪。
可以说两位作者从身到心都飞过了那座圈养自己的山峰,走出了那懒散、贫穷、抱怨的美国乡下。个人认为,通过接受教育,人与人之间会出现不大不小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在于学业、事业、金钱、地位,还在于有人能直面旧日的伤痛,有人却终生避而不谈;有人能释怀过去,有人却很难走出阴影;有人能在逆境中自立自强,有人却仍甘愿接受救济施舍;有人能始终坚持真相,有人却轻易低头妥协;有人能建立理性批判的思维,有人直到生命垂危,仍任意发泄情绪。
我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在现实中遇到了的困惑,可以去书中寻找答案。只要坚持读书学习,你终将会跳出那一口方井,飞过万水和千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