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刚过,大学舍友群里都在晒着各自的战绩,都是刚刚参加完2000亿大项目的人。
他们几个的“战绩”都是四位数,将近五位数的消费额,我不由地震惊了一下,啥家庭啊,家里有矿是咋滴,敢这么消费。
其中一位说了一句:这都是IT界的精英啊,谁不知道,靠技术吃饭,收入有多可观。
我竟无言以对。
1经济独立且来源充足,当然可以任性地买买买了。
一想到这里,就有一种想瞬间捶死自己的冲动。当年学着同样的专业,人家怎么就这么突出,再想想自己,活生生把“绿牌专业”换成了“红牌专业”。
那又能怎么办呢,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说实话,如果不谈钱,我对自己现在的“红牌专业”获得感还是很强烈的。
是它让我知道生命中不仅仅只有金钱、名誉、地位、学历、事业这些东西,当我们拥有时,确实会很快乐,可是如果拥有不了或者失去呢?
经济可以飞速发展,世界可以日新月异,然而,现代人的苦闷心灵获得纾解了吗?或者说古往今来人类的苦闷心灵获得纾解了吗?
是哲学,让我可以勇敢地面对生,面对死,面对失去。
宁为野鹅尚高飞,毋为驯鹅漫流年。
本科时学得专业是网络工程,现在来看百分百“绿牌专业”,在互联网发展如此迅猛之时,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可想而知。
2然而我却怎么也提不起兴趣去研究它,身边的同学常常为了测试一个新编写的程序彻夜奋战,而我却独自沉醉在老庄的世界里。
专业课老师找我谈过好多次,希望我能试着去学一学,钻研钻研,哪怕打下一点入门的基础也好,最起码能顺利毕业。
本科毕业那年,论文答辩差一点凉凉。
专业要求必须出成果,设计一套完整的可用的系统。周围的同学们有设计在线选课系统的、有设计手机APP的,一个比一个厉害。
只有我在那干瞪眼,最后啥也没设计出来,写了篇理论性的文章勉强过关,得到了评审组的认可。
大四的时候决定考研,选专业的时候瞄准了哲学。
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哲学国家线低,二是自己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驱使下,一个人可以迸发无限的力量。
即便如此,事实证明,实力比兴趣还要重要。
3初试仅仅超国家线二十分,一志愿的院校复试线都在三百五六,尴尬的我只好到处寻找调剂。
好在最后还有地方去,知足了。
谁不是一边骂着生活操淡,一边还得咬牙坚持。
我选择了读研,而大学的同学们大多都入了IT行业,如今都混得风生水起,月薪十几K,买房子的,结婚的。
打心里替他们高兴,因为我知道自己在专业领域做不到那般出色,也知道自己适合的路在何方,所以可以心平气和的看着他们一步步变好。
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和羡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别人的成功永远无法复制。
每年高考的时候,家里都会有亲戚朋友问我该选择什么专业,哪些专业最好,对这些问题,我的答案只有一句话:自己喜欢的专业就是最好的。
哪怕让你选择了所谓的好专业,你也不一定能真正发挥它的好,还得看你们二者“合不合”。
我从网络工程的“绿牌专业”转到“红牌专业”的哲学,也许失去了月薪十几K的风光,但收获了心灵的安定。
4很多人会觉得这很虚无缥缈,但其实生命就是这样,愿意的,命运牵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拽着走。
面对生命中任一阶段的时、事、地,我可以拥有一种让人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可以不竞逐红尘、心随境转而坚定执着的坦然。
中国人说“安身立命”,诚实且勇敢地面对自我,就是安身;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就是立命。
回到现实生活,逆境十有八九,心态决定一切。
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给自己打个气。人生是一场漫长竞赛,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后。
正如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指纹,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也必定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路,一条只有你能够走而别人无法走通的路。
你的命运就是要去走完这条路,所以不需要左顾右盼,看看后面是否有人跟随,只有当你的前后左右都再也没有任何人,你才真正走对了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