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羡慕会与他人打交道的人,在我眼里他们是社交达人,他们天生会处理人际关系,有许多相识的朋友,到哪里都可以谈笑风生。我觉得自己很难做到,后来当我发现不擅长社交、习惯独处并不是坏事时,便觉得也不需要强求自己了。然而现象的背后并非如我所想,社交达人其实都是沟通达人、情绪管理达人,只是我尚未认识到关键所在,转变的契机在于一次难忘的午餐。
不久前,我和两位同事也是室友计划在某个周六的中午外出吃火锅,在周日邀请朋友来家里吃饭。原本一切如常,但在周五却得知办公室周日有活动,领导希望同事们尽量参加,其中涉及到拍照环节。因为事先早有计划,我们原本并不打算参加,于是便告知了活动组织者。然而当上级再一次向大家强调的时候,两位室友改变想法了,她们觉得还是去一下为好,中午回来再准备食材,和朋友的饭局改成晚上。而我出于对与不熟悉的人拍照的不愿便找了一个借口向上级请了假。所谓的“借口”其实是一个“谎言”,此时活动尚未举办,不清楚具体的情况,不知是否只有自己一人选择不到场,领导又是否会对缺席的人有些微词呢?虽然心中有担忧,但不去的选择仍然坚定。然而“谎言”却无形之中转化成了内心的情绪。我知道不应该编造借口,然而又不想让自己在人群中面临尴尬和局促。原本平静的心已暗暗焦灼和不悦起来。周六上午我们按照原计划出门吃火锅,我的兴致低落,言语间传达出的氛围已经不是日常交流的气氛。不过这一点是在吃饭途中,同事们指出来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一顿午餐触发了我们认识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交流,也正是因为这一次交流才有了我近期以来对“沟通”、“情绪”这些问题由衷的反省和改变。
后来我意识到,那天上午我的“异常”表现与我此前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也就是心情欠佳时便会变得沉默,对什么都了无兴趣,而且还可能因为一些不当的言辞让当时和自己在一起的人感到我似乎在生气,而生气的对象便是在场的对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我既没有生气,(只是心情压抑),更没有想让他人承担无辜责任之心。然而他人接受到的信息却与此相反。那一天,同事A非常生气,她认为如果我感到不高兴,那么我可以说出来,可以表示不愿出门聚餐;如果这生气不是因为她们,那么我不应该让她们承受这个后果,原本出门的美丽心情都因此而受到破坏了。而同事B则更是一番肺腑之言,除了同样表达希望我能够有话直说外,还提醒我:我的这种方式会耗尽他人的耐心,没有人能够永远用“猜测”去了解另一个人,长此以往最终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相识一年以来,我和两位同事从线上走到线下,从同事到室友,性格迥异的我们建立了朋友般的关系。也正是因为如此,终于在那一天她们表达了她们的“不满”,而我也在那天经受了一次强烈的“冲击”,那顿饭的后半场,她们一个“愤愤不平”,一个“苦口婆心”,而我哑口无言,多种情绪交集,泪水替代了汤水。我的反省也从那时逐渐开始。我开始回想平常和同事们交流的情景。我发现我可能有些时候呈口舌之快,有些时候太过主观,表达时太坚硬太自我。我开始认清自己一贯的行为模式可能给人带来的“伤害”。
我想起一句话并提醒自己,“自己这个‘东西’是没有那么重要的”。很巧合的是事情过去的第二天,我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段话,那一瞬间,那一段话与我对自己的提醒产生强烈呼应,它说:“总是习惯与自己对抗,与外界对抗,其实根本不需要和外界对抗来证明自己很厉害或者自己是对的。”原来我是在通过一种对抗的方式证明自己。当我认识到这一点,我对自己与身边人的交流开始变得警惕起来。我不需要与他人争执,我也不要急切地去驳斥他人的观点,是非对错不必争个输赢,因为世界上有一些东西不证自明,就好像没有人可以在一定时间、条件范围内将谬误歪曲成真理,我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原则,但也要尊重他人享有的同等权利。后来我还看到连岳回信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弱者的习惯”。弱者喜欢强求他人,而这一点会带来极强的攻击性,我的“对抗”某种程度上不也是在强求他人迎合我吗?
两位室友提醒我要主动沟通和表达,这指的是沟通素养的提升;而回想自己“对抗”的表达方式,这指的是善意表达我更想将其归为情绪管理的学习。当我做出这些改变,我发现事情真的变好了:我可以做到不让室友们被我“莫名其妙”的情绪起伏而影响心情了,我可以不和我工作上交流最多的同事对抗了,而我自己也对所处的环境感到更加舒心了。
如果再回到“自己”这件事情上,我发现现在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把“自己”看得重要并且真正的“取悦自己”。因为每次犯了错误,自己实际上都会经历很大的一次心理冲击和波动,滋生愧疚、自责、难过诸多消极情绪,为了自己内心的安宁、舒适、平稳,最好的方式是收起情绪,通过合理的方式梳理情绪,不通过与他人和外界的对抗来证明自己。我应该取悦自己而不是一次次让自己陷入窘境。
自从上次火锅事件之后到今天,时间不过半月有余,我却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的变化,这真的让人欣喜,我想我在心理成长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