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岁然
“你还以为走路是世上最简单的事情呢,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困难。”她继续说,“而吃。吃也是一样的。说话也是。还有爱。这些东西都可以很难。”
今天看完了英国作家乔伊斯的处女作《一个人的朝圣》,说实话看完之后,内心很是感动。这是一本令人笑泪交织的小说,它用强有力的声音讲述了一个充满英式趣味的故事。静若流水的细腻文思,穿针引线的故事描述,让人深入其中无法自拔。
主人公叫哈德罗.弗莱,一个已经退休的六十岁老人。四十年来他一直在酿酒厂干着销售代表的工作,没有升职,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有。他与妻子莫琳住在英国的乡间,夫妻两人貌合神离,隔阂与日俱增。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来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好友身患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伤之下,哈德罗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好友想到了自己的人生,他走过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格兰的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87天,627英里,全凭一份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最终,他实现来了自己的目标。见到了自己的好友,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这世上有许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断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日子久了,生活便显得平淡无奇。哈罗德无法在否认其实一路上见过的每一个陌生人虽然是独特的,却又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生的两难。
说实话,哈罗德很是打动我。单凭一个信念,在没有充分的徒步装备的情况下,凭着一双帆船鞋走完了全部的路程。在他行走的过程中,可以说哈罗德自己也完成了一场自我的救赎。对自己逝去的儿子他一直怀着深深的愧疚,因为不知道怎样去当一个父亲,所以在儿子小的时候他只是默默的关心着儿子,从不会过于表现出来。所以在儿子眼中,他成为了一个严肃而可有可无的陌生人,在妻子眼中,他成为了一个不负责任,过于冷漠的丈夫。在家庭中,他成了孤立的个体,而在儿子因为抑郁症去世后,他与妻子在同一个屋檐下,也彻彻底底的没有了交流。造成这种局面,哈罗德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倘若在孩子与妻子面前,他多表现处一点对他们的爱,也许这种局面就不会发生。
好在那一封来信改变了这一切,也正因为他决定徒步去看望好友,他在一个人的徒步中将自己已经走过的人生重新审视了一遍。他深切的发现自己对孩子爱的方式的错误,而对待自己的妻子,他发现自己表达的不够。徒步过程中,每走一步,他的内心都在撕裂。他在悔恨自己没有在儿子生前多抱抱他,后悔自己没有多对莫琳说“他很爱他”。以及深深的悔恨自己多年前没有在奎妮替他所犯的错背黑锅的时候站出来承认错误。悔恨,无尽的悔恨,终是胜过了他在徒步中身体所受的伤害。因为过久的徒步,脚板已是千疮百孔,小腿也肿的不成样子,饥饿,寒冷,孤独,一切的一切他都欣然接受。只希望借此来减轻精神上的痛苦。看到这样一个坚韧,痛苦,孤独的哈罗德,我心里实在不好受。多希望幸福能够多眷顾于他。
好在他离家的时候,妻子莫琳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以及自己的丈夫。在目睹丈夫的徒步中,她重新拾起了对丈夫的理解以及爱。在哈罗德经历了身心的一场朝圣后,书给了我们一个温馨的结局。哈罗德在将自己的好友送往天国后,和自己的妻子在海边牵着彼此的双手回忆了过去那段十分搞笑的小剧场,你会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是多么的爽朗而又迷人。
自我发现,爱的回归,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万物都有其美也许是这本书最想告诉大家的。但是除此之外,它还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人生的样子并不会总是一成不变,有些时候,你所做的某一个决定会给你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只是,你敢于迈出那改变的第一步吗?
网友评论